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8本字典中找到 51 條與「慈悲」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查詢結果:
提示:搜索結果中包含29個詞條內容,為節省您的時間,你可以先看詞條再看內容解釋。 顯示詞條列表▼
當前顯示「慈悲」的詞條結果 顯示所有
佛學大詞典 【1】慈悲

  慈,梵語maitrya,maitri^,巴利語metti;悲,梵語karun!a,巴利語同。慈愛衆生並給與快樂(與樂),稱爲慈;同感其苦,憐憫衆生,並拔除其苦(拔苦),稱爲悲;二者合稱爲慈悲。佛陀之悲乃是以衆生苦爲己苦之同心同感狀態,故稱同體大悲。又其悲心廣大無盡,故稱無蓋大悲(無有更廣、更大、更上于此悲者)。

  大智度論卷二十九將慈、悲赅攝于四無量心中,而分別稱爲慈無量與悲無量。另據大智度論卷四十、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五等載,慈悲有叁種:(一)生緣慈悲,又作有情緣慈、衆生緣慈。即觀一切衆生猶如赤子,而與樂拔苦,此乃凡夫之慈悲。然叁乘(聲聞、緣覺、菩薩)最初之慈悲亦屬此種,故亦稱小悲。(二)法緣慈悲,指開悟諸法乃無我之真理所起之慈悲。系無學(阿羅漢)之二乘及初地以上菩薩之慈悲,又稱中悲。(叁)無緣慈悲,爲遠離差別之見解,無分別心而起的平等絕對之慈悲,此系佛獨具之大悲,非凡夫、二乘等所能起,故特稱爲大慈大悲(梵maha^  -maitri^-maha^-karun!a^  )、大慈悲。以上叁種慈悲,並稱爲叁緣慈悲、叁種緣慈,或叁慈。[菩薩地持經卷七、十地經論卷二、佛地經論卷五、大毗婆沙論卷十七、卷八十二、十住毗婆沙論卷一、順正理論卷七十八、往生論注卷下]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慈悲

  (術語)與樂曰慈,拔苦曰悲。四無量心中之二無量也。智度論二十七曰:“大慈與一切衆生樂,大悲拔一切衆生苦。”

佛學常見辭彙 【3】慈悲

  慈與悲。願給一切衆生安樂叫做慈;願拔一切衆生痛苦叫做悲。 - 陳義孝編

佛識慧集 【4】慈悲

願給一切衆生安樂叫慈,願拔一切衆生痛苦叫做悲。

- 梵心居士編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