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3本字典中找到 10 條與「曹溪」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查詢結果:
佛學大詞典 【1】曹溪

  (一)位于韶州(今廣東曲江縣東南)之河。發源于狗耳嶺,西流與溱水合,以經曹侯冢故,又稱曹侯溪。梁天監元年(502)天竺婆羅門叁藏智藥到曹溪口,飲其水而知此源爲勝地,乃勸村人建寺,複因其地似西國之寶林山,故稱寶林寺。智藥預言,一七○年後有肉身菩薩于此開演無上法門,得道者如林。至唐儀鳳二年(677)春,六祖慧能從弘忍得法後,從印宗剃發、受具足戒而歸寶林寺,大弘法化,人稱曹溪法門。唐末葉,本寂以慕六祖故,改其所住荷玉山爲曹山。曹洞宗之名,或謂曹山、洞山之並稱,宋代以後,亦有謂“曹”,指曹溪,以爲傳承六祖慧能正法之意。明萬曆時,禅道轉衰,紫柏、憨山等以爲乃曹溪涸淤所致,紫柏因前往疏通之,冀複振禅門。

  (二)指六祖慧能。慧能以曹溪寶林寺爲中心,開展教化活動,世人尊稱爲曹溪古佛、曹溪高祖。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曹溪

  (人名)六祖慧能之別號。大明一統志七十九曰:“韶州府曹溪在府城東南叁十裏,源出狗耳嶺西流合浈水。”皇輿考八曰:“韶州府曹溪,府城東南。梁時有天竺國僧,自西來泛舶曹溪口。聞異香。曰:上流必有勝地,尋之,遂開山立石,乃雲:百七十年後當遇無上法師在此演法,今六祖南華寺是也。”

佛學常見辭彙 【3】曹溪

  禅宗六祖惠能,在廣東韶州府曹溪,說法渡生,後人遂把曹溪代表六祖。 - 陳義孝編

佛學大詞典 【4】曹溪

  位于韓國全羅南道順天郡之西。山麓之雙岩面竹鶴裏有朝鮮叁十一本山之一的新羅僧阿度開創之仙岩寺,及松光面新坪裏有普照國師知讷重創之修禅道場松廣寺。

佛學大詞典 【5】曹溪

  位于韓國漢城鍾路區。爲大韓佛教曹溪宗之總本山,開創于一叁九五年。韓國佛寺大多爲曹溪宗之所屬,曹溪之名,乃借自六祖大鑒禅師慧能住曹溪山寶林寺而來。該寺因位于漢城市街,得地利之便;曹溪

宗又占韓國佛教之大部分,遂躍升爲現代著名之寺刹,韓國佛教界之各種活動儀式、社會知名人士之永訣儀式(告別式)等皆于此舉行。

佛學大詞典 【6】曹溪

  韓國之禅宗。系由高麗普照國師智讷(1158~1210)將朝鮮之九山禅門集大成之禅宗宗派,以禅教兼修爲宗風。此宗本稱禅宗,或禅寂宗,高麗朝中期,始稱曹溪宗。曹溪宗一名出于李朝肅宗五年(1679),趙宗著所撰之全羅南道升平曹溪山松廣寺嗣院事迹碑中“借用山名,設曹溪,始興兩宗”一句,表示繼承南宗禅六祖慧能之法脈,乃以其所居之曹溪山爲宗名,故稱曹溪宗。

  高麗光宗時代(950~975)設置僧科後,韓國宗派始有重大之變化,並非由教義上立宗派,而是以國家認可之事實爲基礎。新羅朝時,首度傳入朝鮮之禅,爲達摩禅之四祖道信,其後,主要爲六祖慧能之南宗禅系統。以門葉滋榮,遂有九山禅門,即道義之迦智山派、洪陟之實相山派、惠哲之桐裏山派、無染之聖住山派、道允之師子山派、梵日之阇崛山派、玄昱之鳳林山派、智诜之義陽山派、利嚴之須彌山派等九山,初並無一禅宗宗團産生。高麗王朝(918~1392)成立後,出現朝鮮佛教之全盛期,至文宗之王子大覺國師義天(1055~1101),敵視禅宗,故于義天錄中未曾采錄一冊禅籍,且將禅宗歸于天臺宗。因此,九山禅門之僧侶起而反抗此一抑壓政策,遂有宗派之自覺,乃將禅門九山團結爲一宗團,而改稱宗名,形成曹溪宗。當時智讷著書提倡頓悟漸修、禅教一致,特別吸取華嚴、淨土之教義,影響極大,被尊爲宗祖。李朝(1392~1910)時,與天臺、摠南宗合並,稱爲禅宗。一九一○年日本並吞朝鮮後,受日本佛教影響,禮儀、戒律皆有所改變。一九二六年日本殖民當局甚至修改各本山寺法,使僧侶帶妻製度合法化。一九四一年複以太古寺爲總本山,再次稱爲曹溪宗。  

佛學大詞典 【7】曹溪一滴

  凡九卷。明代僧一徹周理編。崇祯九年(1636)刊行。卷一之首有無學居士陶珙之序、戈允禮之引,內分“禅宗”、“應化”二項,收錄禅師、耆宿四十余人之機緣語要。卷二至卷五爲古庭善堅所撰之山雲水石集,卷六爲大巍淨倫所撰之竹室集,卷七爲朗目本智所撰之浮山法句,卷八爲響谷徹庸所撰之谷響集,卷九名爲雲山夢語摘要,內分元起章、唯識章等四章,卷末附錄周理所撰之紀業。全書內容順序與目錄次序有異。

佛學大詞典 【8】曹溪寶林傳

  凡十卷(七、九、十卷欠缺)。唐代智炬撰(或謂本書爲惠炬、勝持共同編纂)。全稱大唐韶州雙峰山曹溪寶林傳。撰述年代爲八○一年頃。收錄禅宗諸祖之傳說與付法因緣,主張禅宗二十八祖說。由收錄于宋藏遺珍中之內容觀之,卷一欠缺最初叁紙,其他收錄度衆生付法章涅槃品、第一祖大迦葉章結集品、婆耆德政章征述品等叁品。卷二收錄第二祖阿難章中流寂滅品、第叁祖商那和修章降火龍品、第四祖優婆鞠多章化叁屍品、第五祖提多迦章仙受化品、第六祖彌遮章除觸器品、第七祖婆須密章梵王問品、第八祖佛陀難提章白光通貫品等。卷叁收錄第九祖伏馱密多品、第十祖脅尊者章預感金地品、第十一祖富那夜奢章察馬鳴品、第十二祖馬鳴菩薩章現日輪品、第十叁祖毗羅尊者章他心知疑品、第十四祖龍樹菩薩章辯天戰品等九品,記述祖師之傳記。卷四收錄從第十八祖伽耶舍多傳至第二十二祖摩拏羅章等五品。卷五收錄師子弟子等八品。卷六收錄叁藏辨宗章示化異香品、第二十五祖婆舍斯多章焚衣感應品、婆舍斯多濟儲見乳章弁瑞日月品、第二十六祖不如密多章辨毒龍地品等四品。卷八收錄達摩行教遊漢土章布六葉品、第二十九祖可大師章斷臂求法品、第叁十祖僧璨大師章卻歸化示化品,記述從達摩至叁祖僧璨之傳記。本書在付法藏因緣傳之二十叁祖外另加婆須密,成爲二十四祖,最後在師子比丘之後又加上婆舍斯多、不如密多、般若多羅、菩提達摩等四祖,共二十八祖,爲禅宗史傳現存最古之文獻。

佛學大詞典 【9】曹溪大師別傳

  全一卷。撰者不詳,日本臨濟宗僧漢興祖芳(1722~1806)校訂。日本寶曆十二年(1762)刊行。收于卍續藏第一四六冊。內容包括六祖慧能之傳記、傳法宗旨、高宗等帝之敕書、曹溪山寶林寺之由來、六祖之六種靈瑞異聞等。推測本傳成于唐德宗建中年間(780~783)。日僧最澄獲德宗貞元十九年(803)之寫本,藏于比睿山,一度流落市井。後又歸比睿山,曾被指定爲日本國寶。胡適于所撰“壇經考之一”,舉出本傳之八項訛誤。

佛學大詞典 【10】曹溪正宗源流頌

  全一卷。清代臨濟宗僧石源機雲撰,行素校定。清代刊行。系詳細記錄自六祖慧能至石源機雲曆代禅師之法嗣傳承,並以各師之機緣略傳爲中心,輯錄彼等之語要。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