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8本字典中找到 20 條與「本識」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查詢結果: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本識

  (術語)阿賴耶識十八名之一。是爲有爲無爲一切法之根本,故名本識。見了義燈四本。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本識

  (術語)阿賴耶識之別名。唯識了義燈四末曰:“名本識者,謂是一切法之根本故。”

佛學常見辭彙 【3】本識

  阿賴耶識的別名,因阿賴耶識是有爲無爲諸法的根本。 - 陳義孝編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4】本識

阿賴耶識異名之一。以此識是萬法的根本,故曰本識。 - 于淩波居士著

佛識慧集 【5】本識

阿賴耶識的別名,因阿賴耶識是有爲無爲諸法的根本,故名本識。

- 梵心居士編

佛學大詞典 【6】本識

  梵語mu^la-vijn~a^na。略稱本識、根識。據大衆部之說,根本識乃耳識、眼識等一切識之總根源。據此,唯識宗謂大衆部已暗示出阿賴耶識之存在,故說根本識乃阿賴耶識之異名。複次,唯識宗既肯定阿賴耶爲根本識,前七識則由此根本識所變現,故皆稱轉識。[攝大乘論卷上、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一]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7】本識

  (術語)阿賴耶識之別名。述記叁末曰:“如小乘名根本識。”唯識了義燈四末曰:“大衆部,立爲根本識。”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8】本識

  (術語)阿賴耶識十八名之一。唯識述記叁末曰:“小乘名根本識。”了義燈四本曰:“十六名根識者,大衆部立爲根本識。”

佛學常見辭彙 【9】本識

  阿賴耶識。 - 陳義孝編

法相辭典 【10】本識

  攝論一卷六頁雲:于大衆部阿笈摩中,亦以異門密意說此名根本識。如樹依根。
  二解  成唯識論叁卷十四頁雲:余部經中亦密義說阿賴耶識有別自性。謂大衆部阿笈摩中,密意說此名根本識。是眼識等所依止故。譬如樹根、是莖等本。非眼等識有如是義。 - 朱芾煌

佛識慧集 【11】本識

即阿賴耶識。

- 梵心居士編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12】本識八義

本識,指第八阿賴耶識,指第八識爲出生一切善惡諸法的根本。《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一,以八種意義證明此第八識之相,即:一、依止執受,指此識能爲染淨諸法之所依止,執持不失。二、最初生起,指此識最初于母腹托胎之時,如磁石吸鐵,磁石喻識,鐵喻父精母血)。叁、有明了性,指此識于一切善、惡、無記叁性諸法,皆悉明了分別,無有暗昧。四、有種子性,指此識能任持世間出世間諸法種子,令不散失。五、業用差別,指此識隨染緣而造惡業,隨淨緣而造善業,差別不同。六、身受差別,身以積聚爲義。指此識能含藏一切諸法,故稱爲身。由能領受第七末那識染淨之緣所熏,而于善惡諸法不相混濫,故稱身受差別。七、處無心定,指入無想定或滅盡定,雖滅受想心,斷出入息,而此識不滅。八、命終時識,指命將終時,冷觸漸起,唯有此識,能執持身,此識若舍,則四大分散。 - 于淩波居士著

佛學次第統編 【13】本識轉識

  據唯識論說分本識轉識。
  一、本識  八識中第八阿賴耶識曰本識。
  二、轉識  對余之七識曰轉識,即七轉識是也。謂由本識而轉生末識也。 - 明·楊卓

佛學大詞典 【14】攝末歸本識

  五重唯識觀之第叁。五重唯識觀中,第二重“舍濫留純識”所留之心法,仍有識自體之本與作用之末(即見相二分),故攝見分、相分歸于自體分,稱爲攝末歸本識。蓋見分系識內能取之作用,相分系識內所取之境,此二者皆起于識之自體分,離此自體分,別無見相二分,故攝末而歸于本。此乃體用相對之觀法。[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末、般若心經幽贊卷上](參閱“五重唯識”1123)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5】攝末歸本識

  (術語)五重唯識觀之一。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16】攝末歸本識

唯識宗依叁性觀的觀行法門,立此五重唯識觀,攝末歸本識爲第叁種觀法。相分是識所取之境,見分是了別境的作用,此二者均從識體生起,故識體爲本,相、見二分爲末,所以離開識之自體分,就沒有相見二分的存在。故攝末歸本,這是體用相對的觀法。 - 于淩波居士著

佛學大詞典 【17】八義證有本識

  本識,指第八識,謂第八識爲出生一切善惡諸法之根本。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一以八義證第八識之相,即:(一)依止執受,指此識能爲染淨諸法之所依止,執持不失。(二)最初生起,指此識最初于母腹托胎之時,如磁石吸鐵(磁石喻識,鐵喻父精母血)。(叁)有明了性,指此識于一切善、惡、無記叁性諸法,皆悉明了分別,無有暗昧。(四)有種子性,指此識能任持世間出世間諸法種子,令不散失。(五)業用差別,指此識隨染緣而造惡業,隨淨緣而造善業,差別不同。(六)身受差別,身以積聚爲義。指此識能含藏一切諸法,故稱爲身。由能領受第七末那識染淨之緣所熏,而于善惡諸法不相混濫,故稱身受差別。(七)處無心定,指入無想定或滅盡定,雖滅受想心,斷出入息,而此識不滅。(八)命終時識,指命將終時,冷觸漸起,唯有此識,能執持身,此識若舍,則四大分散。

叁藏法數 【18】八義證有本識

  [出瑜伽師地論]  謂第八識。是出生一切善惡諸法之根本。故名本識。今論以此八義。證第八識之相也。一依止執受謂此識能爲染淨諸法之所依止。執持不失。是名依止執受。二最初生起謂此識最初于母腹托胎之時。如礠石吸鐵。是名最初生起。(礠石喻識。鐵喻父精母血。)叁有明了性謂此識于一切善惡無記叁性諸法。皆悉明了分別。無有暗昧。是名有明了性。(無記性者。謂不善不惡之性也。)四有種子性謂此識能任持世間出世間諸法種子。令不散失。是名有種子性。五業用差別此識隨染緣而造惡 - 明·一如等 撰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