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訪問繁體版(BIG5)

佛教词典在线查询

共在7本字典中找到 44 条与“楞严”相关的内容
以下是全部词典的查询结果:
提示:搜索结果中包含35个词条内容,为节省您的时间,你可以先看词条再看内容解释。 显示词条列表▼
当前显示“楞严经”的词条结果 显示所有
佛学大词典 【1】楞严

  凡十卷。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之略称。又称大佛顶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唐代中天竺沙门般剌蜜帝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首楞严为佛所得三昧(三摩提)之名,万行之总称。

  本经阐明“根尘同源、缚脱无二”之理,并解说三摩提之法与菩萨之阶次。其内容初述阿难至外地托钵行乞,遭受摩登伽女之诱惑,几将破戒。佛陀知阿难被淫术所困,遂派遣文殊师利以神咒护持之。待阿难返回住所后,摩登伽女亦尾随而至。此时佛陀即为此女开示,而使之出家学道。本经最著名者为卷五之二十五圆通法门。其中第二十四叙说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此段常被净土宗所引用。

  楞严经乃是开示修禅、耳根圆通、五蕴魔境等禅法要义之经典,而异于鸠摩罗什所译之“首楞严三昧经”。其每卷之卷首均载明(大一九·一○六中):“一名中印度那兰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卷一并云(大一九·一○六中):“大唐神龙元年龙集乙巳五月己卯朔二十三日辛丑,中天竺沙门般剌蜜帝于广州制止道场译出。菩萨戒弟子前正谏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授,乌长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惟法相宗诸师均以本经为伪经;且近代学者间对此经亦颇有真伪之诤,以此经不载于唐、宋、元、明四大藏之故。而据开元释教录卷九载,当时即有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十卷。另于宋史艺文志,亦有“首楞严经十卷”之记载。

  本经之注疏极多,较重要者有义疏注经二十卷(子璇)、义疏释要钞六卷(怀远)、义海三十卷(咸辉)、玄义二卷(智旭)、摸象记一卷(袾宏)。[大乘三论大义钞卷三、大唐内典录卷三、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四、禅林象器笺经录门]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2】楞严

  (经名)一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唐般剌密帝译,十卷。阐明心性本体。文义皆妙。属大乘秘密部。无法不备。无机不摄。学佛之要门也。等不等观杂录一曰:“楞严楞伽之楞字,说文作棱,他书从之。惟佛经内专用楞字,疑系译经时所定,当从之,不必更改也。”参照首楞严经条。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