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7本字典中找到 44 條與「楞嚴」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查詢結果:
提示:搜索結果中包含35個詞條內容,為節省您的時間,你可以先看詞條再看內容解釋。 顯示詞條列表▼
佛學大詞典 【1】楞嚴

  禅林古法,于夏安居結製中,爲祈福除魔,遂設楞嚴壇。自陰曆四月十叁日至七月十叁日,每日于佛殿集衆僧誦楞嚴咒。據敕修百丈清規卷七楞嚴會條載,楞嚴會乃祈保安居,四月十叁日啓建,至七月十叁日圓滿。南宋之真歇清了在補陀山,于夏中爲病僧作普回向文而誦咒,即爲楞嚴會之始。于楞嚴會上,大衆坐位之圖,稱楞嚴圖。[禅林備用清規卷叁楞嚴會]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楞嚴

  (行事)禅林之古法,于安居結製中爲除魔障,設楞嚴壇,每日衆僧集誦楞嚴咒,稱楞嚴會。四月十日啓建,七月十叁日滿散。敕修清規楞嚴會曰:“楞嚴會乃祈保安居。”又曰:“四月十叁日啓建,至七月十叁日滿散。”

佛學大詞典 【3】楞嚴

  凡十卷。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之略稱。又稱大佛頂首楞嚴經、大佛頂經。唐代中天竺沙門般剌蜜帝譯。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冊。首楞嚴爲佛所得叁昧(叁摩提)之名,萬行之總稱。

  本經闡明“根塵同源、縛脫無二”之理,並解說叁摩提之法與菩薩之階次。其內容初述阿難至外地托缽行乞,遭受摩登伽女之誘惑,幾將破戒。佛陀知阿難被淫術所困,遂派遣文殊師利以神咒護持之。待阿難返回住所後,摩登伽女亦尾隨而至。此時佛陀即爲此女開示,而使之出家學道。本經最著名者爲卷五之二十五圓通法門。其中第二十四敘說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此段常被淨土宗所引用。

  楞嚴經乃是開示修禅、耳根圓通、五蘊魔境等禅法要義之經典,而異于鸠摩羅什所譯之“首楞嚴叁昧經”。其每卷之卷首均載明(大一九·一○六中):“一名中印度那蘭陀大道場經,于灌頂部錄出別行。”卷一並雲(大一九·一○六中):“大唐神龍元年龍集乙巳五月己卯朔二十叁日辛醜,中天竺沙門般剌蜜帝于廣州製止道場譯出。菩薩戒弟子前正谏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授,烏長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惟法相宗諸師均以本經爲僞經;且近代學者間對此經亦頗有真僞之诤,以此經不載于唐、宋、元、明四大藏之故。而據開元釋教錄卷九載,當時即有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十卷。另于宋史藝文志,亦有“首楞嚴經十卷”之記載。

  本經之注疏極多,較重要者有義疏注經二十卷(子璇)、義疏釋要鈔六卷(懷遠)、義海叁十卷(鹹輝)、玄義二卷(智旭)、摸象記一卷(袾宏)。[大乘叁論大義鈔卷叁、大唐內典錄卷叁、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十四、禅林象器箋經錄門]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4】楞嚴

  (經名)一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唐般剌密帝譯,十卷。闡明心性本體。文義皆妙。屬大乘秘密部。無法不備。無機不攝。學佛之要門也。等不等觀雜錄一曰:“楞嚴楞伽之楞字,說文作棱,他書從之。惟佛經內專用楞字,疑系譯經時所定,當從之,不必更改也。”參照首楞嚴經條。

佛學大詞典 【5】楞嚴

  楞嚴會中舉唱聖號、序引、楞嚴咒之職稱。通常擇請音聲亢足佳美者任之。敕修百丈清規卷七楞嚴會條(大四八·一一五一中):“維那先期擇有音聲者爲楞嚴頭。”又曰(大四八·一一五一下):“白佛宣疏畢,楞嚴頭唱楞嚴,衆和畢,仍作梵音,唱念經首序引畢,方舉咒。咒畢,唱摩诃,衆和畢,維那回向。”[禅林象器箋職位門]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6】楞嚴

  (職位)禅家舉唱楞嚴咒者之職名,請音聲好之人充之。敕修清規楞嚴會曰:“維那先期擇有音聲者爲楞嚴頭。”又曰:“維那白佛宣疏畢,楞嚴頭唱楞嚴。衆和畢,仍作梵音,唱念經首序引畢,方舉咒。咒畢唱摩诃,衆和畢,維那回向。”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7】楞嚴

  (真言)又曰佛頂咒。楞嚴經所說之神咒也。有四百二十七句,此中最末之八句爲心咒。楞嚴經長水疏曰:“此咒四百二十七句,前諸句數但是歸命諸佛菩薩衆賢聖等,及敘咒願加被離諸惡鬼病等難,至四百十九雲哆侄他。此雲即說咒曰:從四百二十唵字去方是正咒,如前雲六時行道誦咒。每一時誦一百八遍,即正誦此心咒耳。如或通誦,更爲盡善。”

佛學常見辭彙 【8】楞嚴

  又叫做佛頂咒,是楞嚴經所說的神咒,有四百二十七句,其中最後的八句是心咒。 - 陳義孝編

佛識慧集 【9】楞嚴

又叫做佛頂咒,是楞嚴經所說的神咒,有四百二十七句,其中最後的八句是心咒。

- 梵心居士編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0】楞嚴

  (術語)Ś&umacron;ra&mdotabv;gama,新雲首楞伽摩。譯曰健相,健行,一切事竟。佛所得叁昧之名也。健相者,譬幢旗之堅固也。以比佛德堅固,諸魔不能壞。一切事竟者,佛德之究竟也。智度論四十七曰:“首楞嚴叁昧者,秦言健相。分別知諸叁昧行相多少淺深,如大將知諸兵力多少。複次,菩薩得此叁昧,諸煩惱魔及魔人無能壞者,譬如轉輪聖王,主兵寶將所住至處,無能壞伏。”涅槃經二十七曰:“首楞嚴者名一切事竟。嚴者名堅,一切畢竟而得堅固,名首楞嚴。以是故言首楞嚴定,名爲佛性。”玄應音義二十叁曰:“首楞伽摩,此雲健行定,亦言健相,舊雲首楞嚴也。”首楞嚴叁昧經中曰:“菩薩得首楞嚴叁昧,能以叁千大千世界入芥子中,令諸山河日月星宿悉現如故,而不迫迮,示諸衆生。首楞嚴叁昧不可思議勢力如是。”

佛學常見辭彙 【11】楞嚴

  定名,華譯爲一切事究竟堅固。 - 陳義孝編

翻譯名義集 【12】楞嚴

  大論:秦言健相。分別知諸叁昧行相多少深淺,如大將知諸兵力多少也。菩薩得是叁昧,諸煩惱魔及魔人,無能壞故。譬如轉輪聖王主兵寶將,所住至處,無能壞伏,故名健相叁昧也。大經雲:首楞者,一切事竟;嚴,名堅固。一切畢竟而得堅固,名首楞嚴。是故首楞嚴定,名爲佛性。慈恩翻爲金剛藏。此諸菩薩證此定故,以是爲名。 - 宋·普潤法雲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3】楞嚴大師

  (人名)宋長水子璇,依楞嚴經開悟,講此經叁十遍,製義疏十卷。大中祥符六年翰林學士錢公奏賜楞嚴大師之號。見楞嚴經眼髓一。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4】楞嚴叁關

  (故事)佛祖統紀十慈雲傳曰:“慈雲法師導式居天竺日,有貴宦注楞嚴,求師印可。師烹烈焰謂之曰:合下留心佛法,誠爲希有。今先申叁問,若答之契理,當爲流通。若其不合,當付此火。宦許之。師曰:真精妙元性淨明心,不知如何注釋?叁四四叁宛轉十二,流變叁疊,一十百千,爲是何義?二十五聖所證圓通,既雲實無優劣,文殊何獨得取觀音?其人罔措。師即舉付火中。于是楞嚴叁關自玆而出。”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5】楞嚴叁昧

  (術語)Ś&umacron;ra&mdotabv;gama-sam&amacron;dhi,首楞嚴叁昧之略名。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6】楞嚴文句

  (書名)明智旭撰,首楞嚴經文句也。

佛識慧集 【17】楞嚴咒。

是《楞嚴經》的一個主要的神咒。這部經的來因:佛弟子阿難尊者托缽路過摩登伽女門前,被淫女的邪咒迷惑了。正在危險的時候,佛知道了,從頂上放出百珠寶無畏光明來,光裏有佛化身,坐在千葉寶蓮上,說了這幾個咒,並派文殊師利菩薩用這個咒去解救阿難。阿難感到自己很慚愧,沒有道力,因此哀求佛重說一遍給大衆聽。

  咒前十八句偈是阿難尊者贊歎佛法,發大願心。

- 梵心居士編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8】楞嚴

  (術語)首楞嚴叁昧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