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訪問繁體版(BIG5)

佛教词典在线查询

共在8本字典中找到 38 条与“法忍”相关的内容
以下是全部词典的查询结果:
提示:搜索结果中包含18个词条内容,为节省您的时间,你可以先看词条再看内容解释。 显示词条列表▼
当前显示“法忍”的词条结果 显示所有
佛学大词典 【1】法忍

(一)二忍之一,三忍之一,六忍之一,十忍之一。谓对于诸经所说微妙幽深之法义能不惊怖,且能勤学读诵,而安住于教法之真理中。忍,忍耐、忍许、忍可、安忍,即指堪忍违逆之境而不起嗔心。大乘义章卷十一(大四四·六八五中):“于法实相安住名忍。”法忍通常有苦法忍、道法忍之别。苦法忍系指于“见道位”之时,信忍欲界苦谛之理;道法忍则系信忍道谛之理。又大乘菩萨于初地之见道位中信忍无生之理,称无生法忍。

  此外,尚有种种法忍:(一)为生法二忍之一。此法忍有二:(1)于非心法之寒热、风雨、饥渴、老病死等,能堪忍而不恼怨。(2)于心法之嗔恚、忧愁等诸烦恼,能安忍而不厌弃。(二)为三忍之一。成唯识论卷九(大三一·五一中):“忍有三种,谓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谛察法忍又称无生忍、不起忍等,意即谛观真理而安住于无生之理中。(三)为六忍之一。六忍为信忍、法忍、修忍、正忍、无垢忍、一切智忍。法忍即于十行位中修习假观,了知一切法空无所有之理,而能假立一切法,以化导诸众生,于假法中忍可信证,故称法忍。(参阅“二忍”196、“十忍”438、“三法忍”571、“六忍”1265、“忍”2889)

  (二)南北朝梁代僧。江陵人。于天皇寺出家,受具足戒后,以诵法华、维摩为常课。后至覆舟山岩居自静,所栖息之岩窟,仅能容膝。三十余年,木食麻衣,一袭破衲而已。后示寂于窟中,世寿六十七。[续高僧传卷十二]

  (三)(1842~1905)清末僧。河北蔚州人。(参阅“法忍本心”3351)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2】法忍

  (术语)忍者忍许之义,今谓信难信之理而不惑为忍。即施于所观之法而忍许也。依此忍许而离惑明理之智决定,谓之法智。故忍为断惑之位,属于因,智为证理之位,属于果。小乘之见道信忍欲界苦谛之理,谓之苦法忍,乃至信忍道谛之理,谓之道法忍。又大乘之菩萨于初地之见道信忍无生之理,谓之无生法忍,其他尚有种种之法忍。大经慧远疏曰:“心安法名之为忍。”又生法二忍之一。忍耐自风雨寒暑饥渴等非情法来之苦难,亦云法忍。

佛学常见辞汇 【3】法忍

  1.对佛所说的法信受不疑;2.见三法忍条。 - 陈义孝编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4】法忍

忍者忍许之义,今谓信难信之理而不惑为忍。即施于所观之法而忍许也。依此忍许而离惑明理之智决定,谓之法智。故忍为断惑之位,属于因,智为证理之位,属于果。大乘菩萨于初地见道信忍无生之理,谓之无生法忍。 - 于凌波居士著

佛识慧集 【5】法忍

对佛所说的法信受不疑。

- 梵心居士编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