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種涅槃。(一)天臺宗就體、相、用叁方面,用以彰顯不生不滅之義所立之叁種涅槃。即:(一)性淨涅槃,諸法實相不可染不可淨,不可染即不生,不可淨即不滅,不生不滅即性淨涅槃。(二)圓淨涅槃,智極爲圓,惑盡爲淨,智若契理,惑畢竟不生,智畢竟不滅,不生不滅即圓淨涅槃。(叁)方便淨涅槃,智能契理,即照群機。照必垂應,機感即生,此生非生,機緣既盡,應身即滅。此滅非滅,不生不滅即方便淨涅槃。以上,依序以叁大中之體大、相大、用大,爲叁身中之法身、報身、應身。[金光明經玄義卷上、法華玄義卷五下、十地經論義記卷一末、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叁之一]
(二)就小乘、叁乘、一乘,涅槃有叁種類別:(一)小乘涅槃,有余身智,稱爲有余涅槃;無余身智,稱爲無余涅槃。兩者均以數滅無爲爲體。(二)叁乘涅槃,凡有五種:(1)智悲相導而無住著,是爲無住涅槃。(2)本有故,寂滅故,是爲性淨涅槃。(3)藉緣修故,稱爲方便淨涅槃。(4)有余應化,未窮盡故,稱爲有余涅槃。(5)法身無余,順寂滅故,稱爲無余涅槃。(叁)一乘涅槃,就別教而言,即有十種涅槃,如華嚴經離世間品所說。[華嚴經孔目章卷四](參閱“涅槃”4149)
(名數)見涅槃條。
[出金光明經玄義] 梵語涅槃。華言滅度。又雲不生不滅。一性淨涅槃謂諸法寶相之理。不可染不可淨。不染即不生。不淨即不滅。不生不滅。名性淨涅槃。(諸法寶相者。十界因果之法。本來離虛妄相。相相皆實。故名實相。不可染不可淨者。謂實相之理。惑不能染。智不能染。智不能淨。不染即不生者。既無惑染。豈有法生。不淨即不滅者。既非智淨。豈有法滅。是故名爲不生不滅。)二圓淨涅槃智極故名圓。惑盡故名淨。據性而言。雖無染淨。約修而說。惑智宛然。智若契理。惑畢竟不生。智 - 明·一如等 撰
金光明經玄義雲叁涅槃:梵語涅槃,華言滅度,又雲不生不滅。
一、性淨涅槃 謂諸法實相之理,不可染,不可淨。不染即不生,不淨即不滅,不生不滅,名性淨涅槃。
二、圓淨涅槃 智極故名圓,惑盡故名淨。據性而言,雖無染淨,約修而說,惑智宛然。智若契理,惑畢竟不生,智畢竟不滅,不生不滅,名圓淨涅槃。
叁、方便淨涅槃 方便猶善巧也。謂智能契理,即照群機。照必垂應,機感即生。此生非生,機緣既盡,應身即滅,此滅非滅,不生不滅,名方便淨涅槃。 - 明·楊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