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訪問繁體版(BIG5)

佛教词典在线查询

共在14本字典中找到 286 条与“涅槃”相关的内容
以下是全部词典的查询结果:
提示:搜索结果中包含158个词条内容,为节省您的时间,你可以先看词条再看内容解释。 显示词条列表▼
涅槃 般涅槃 大涅槃 二涅槃 涅槃部 涅槃城 涅槃点 涅槃饭 涅槃分 涅槃风 涅槃佛 涅槃缚 涅槃宫 涅槃会 涅槃忌 涅槃际 涅槃界 涅槃经 涅槃乐 涅槃论 涅槃门 涅槃那 涅槃色 涅槃僧 涅槃山 涅槃声 涅槃圣 涅槃食 涅槃台 涅槃堂 涅槃头 涅槃相 涅槃像 涅槃印 涅槃洲 涅槃宗 入涅槃 三涅槃 般涅槃那 本涅槃妙 不趣涅槃 大般涅槃 二种涅槃 佛涅槃忌 甘露涅槃 后分涅槃 后住涅槃 寂静涅槃 见法涅槃 究竟涅槃 流注涅槃 涅槃八昧 涅槃八味 涅槃叠那 涅槃寂静 涅槃寂灭 涅槃四柱 涅槃学派 涅槃月日 涅槃字义 清净涅槃 入般涅槃 三涅槃门 三种涅槃 生般涅槃 实相涅槃 赎命涅槃 四种涅槃 无上涅槃 无依涅槃 无余涅槃 无住涅槃 五种涅槃 现般涅槃 现法涅槃 验入涅槃 有灭涅槃 有为涅槃 有余涅槃 欲入涅槃 正向涅槃 中般涅槃 转趣涅槃 自觉涅槃 自性涅槃 北本涅槃经 不住大涅槃 大般涅槃经 大乘涅槃经 法华涅槃时 方便乘涅槃 方便现涅槃 后教涅槃经 南本涅槃经 涅槃寂静印 涅槃经后分 涅槃经义记 涅槃经义疏 涅槃经游意 涅槃曼荼罗 上流般涅槃 生死即涅槃 生死与涅槃 十法见涅槃 文殊涅槃经 乌波提涅槃 无为涅槃界 无余依涅槃 无住处涅槃 现法涅槃论 有余依涅槃 百丈涅槃和尚 大爱道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论 大般涅槃经疏 佛临般涅槃经 拘尸那城涅槃 摩诃般涅槃那 末代赎命涅槃 涅槃四种大乐 涅槃像曼陀罗 涅槃宗五时教 文殊般涅槃经 下乘般涅槃障 小乘二家涅槃 转生死依涅槃 自性清净涅槃 般涅槃后灌腊经 不断烦恼得涅槃 大般涅槃经后分 大般涅槃经集解 大般涅槃经玄义 二种涅槃(二) 净饭王般涅槃经 外道小乘涅槃论 无余(依)涅槃 无余依妙涅槃界 修大涅槃得五事 有余(依)涅槃 本来自性清净涅槃 佛临涅槃记法住经 迦叶赴佛般涅槃经 涅槃夜阿阇世王梦 菩萨修十法见涅槃 释外道小乘涅槃论 文殊师利般涅槃经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大海八不思议喻涅槃 二十种小乘外道涅槃 憍梵波提入水定涅槃 色无色天计涅槃外道 小乘涅槃与大乘涅槃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 涅槃(Nirvana) 佛入涅槃密迹金刚力士哀恋经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 大般涅槃经(Mahaparinirvana-sutra) ▲ 收起
当前显示“大般涅槃经(Mahaparinirvana-sutra)”的词条结果 显示所有
中国百科全书 【1】大般涅槃经(Mahaparinirvana-sutra)

  Daboniepanjing

  佛教经典。亦称《大本涅槃经》或《大涅槃经》,简称《涅槃经》。北凉昙无谶译。40卷。

  译本  相传在昙无谶译出前,东汉支娄迦谶译有《梵般泥洹经》2卷,三国魏安法贤译有《大般涅槃经》2卷,吴支谦译有《大般泥洹经》2卷,均早佚。异译本有东晋法显与佛陀跋陀罗译《大般泥洹经》(为《大般涅槃经》初分异译)6卷,相当于昙无谶译本的前10卷。南朝宋慧严、慧观与谢灵运等以昙无谶译本为主,并依法显等译《大般泥洹经》增加品目,从原本寿命品分出经叙、纯陀、哀叹、长寿等4品,由如来性品分出四相、四依、邪正、四谛、四倒、如来性、文字、鸟喻、月喻、菩萨等10品,改为25品36卷,亦名《大般涅槃经》。世称此为“南本涅槃”,而以原昙无谶所译为“北本涅槃”。藏译《大般涅槃经》全译本是根据汉译大本的重译。此外,还有根据梵文译出的《大般涅槃经》。此经大本和小本的梵文残篇在日本、中亚等地都有发现,并已刊行。《南本大般涅槃经》还全被译成英文。关于此经出现的年代,一般认为是在法显译出之前,即3~4世纪之间(另说2~3世纪之间),正当印度笈多王朝兴起,佛教受到排斥的时期。产生的地点在今克什米尔地区。

  内容  全经分寿命、金刚身、名字功德、如来性、一切大众所问、现病、圣行、梵行、婴儿行、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师子吼菩萨、迦叶菩萨、憍陈如等13品,主要阐述佛身常住不灭,涅槃常乐我净,一切从生悉有佛性,一阐提和声闻、辟支佛均得成佛等大乘佛教思想。其理论与部派佛教中的大众部义理颇有契合之处,与《般若经》、《妙法莲华经》的重要思想也有一致的地方。此经还常常引用《华严经》的某些义理,两者思想相通。经中还引用佛陀所说:“我般涅槃七百岁后,是魔波旬渐当沮坏我之正法”,这反映了笈多王朝复兴婆罗门教、排斥佛教的历史背景。

  影响  此经在印度本土似乎不很流传,传入中国后,影响却甚大。自法显译出6卷《泥洹经》后,道生剖析经旨,倡“一阐提人皆得成佛”说,引起旧学守文之徒的激烈反对。昙无谶译大本涅槃经传至建康,经中也讲到“一阐提”可以成佛,证明道生说的正确,被称为“孤明先发”。后道生在庐山大讲《涅槃经》,主张顿悟,听者甚众,成为中国最初的涅槃师。其同学慧观则依《涅槃经》而主张渐悟。从此道生、慧观并为涅槃学派中两大系。此后南北方均陆续出现不少涅槃师,盛行讲习,竞作注疏。梁武帝萧衍亲讲此经,著《涅槃讲疏》、《涅槃义疏》等,分赠扶南、百济,并撰《断酒肉文》,广集僧尼于华林殿前,令光宅寺法云宣讲,为中国僧尼素食之先河。由于此经提到半字、满字,以牛乳五味等比喻佛说法的深浅、先后,遂有教相判释之说出。首先慧观立二教(顿教、渐教)五时(三乘别教、三乘通教、抑扬教、同归教、常住教),以《涅槃经》为最完善的经教。道生则主张佛所说法不出四种法轮(善净法轮、方便法轮、真实法轮、无余法轮),也把《涅槃经》看成是佛说的最高阶段。后僧亮、僧众等也都配合《涅槃经》五味,以区分如来一代教法。隋智顗也以此经义,立五时教(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和天台四教(藏、通、别、圆),以《涅槃经》为“第五时教”和“圆教”。由于各家教判提高了《涅槃经》的地位,讲习此经之风盛极一时。

  注疏  现存的有印度世亲著、北魏达磨菩提译《涅槃论》1卷;陈真谛译《涅槃经本有今无偈论》1卷;梁宝亮等撰《大般涅槃经集解》71卷;隋慧远撰《涅槃经义记》10卷,吉藏撰《涅槃经游意》1卷,灌顶撰《涅槃经玄义》2卷、《涅槃经疏》33卷;唐法宝撰《涅槃经略疏》15卷,道暹《大涅槃经玄义文句》2卷、《大涅槃经疏私记》9卷,行满《涅槃经疏私记》12卷;宋智圆《涅槃经治定疏科》10卷、《涅槃玄义发源机要》4卷、《涅槃经疏三德指归》20卷;清净挺撰《涅槃经末后句》1卷;新罗元晓撰《涅槃经宗要》1卷等。(田光烈)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