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14本字典中找到 286 條與「涅槃」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查詢結果:
提示:搜索結果中包含158個詞條內容,為節省您的時間,你可以先看詞條再看內容解釋。 顯示詞條列表▼
涅槃 般涅槃 大涅槃 二涅槃 涅槃部 涅槃城 涅槃點 涅槃飯 涅槃分 涅槃風 涅槃佛 涅槃縛 涅槃宮 涅槃會 涅槃忌 涅槃際 涅槃界 涅槃經 涅槃樂 涅槃論 涅槃門 涅槃那 涅槃色 涅槃僧 涅槃山 涅槃聲 涅槃聖 涅槃食 涅槃臺 涅槃堂 涅槃頭 涅槃相 涅槃像 涅槃印 涅槃洲 涅槃宗 入涅槃 叁涅槃 般涅槃那 本涅槃妙 不趣涅槃 大般涅槃 二種涅槃 佛涅槃忌 甘露涅槃 後分涅槃 後住涅槃 寂靜涅槃 見法涅槃 究竟涅槃 流注涅槃 涅槃八昧 涅槃八味 涅槃疊那 涅槃寂靜 涅槃寂滅 涅槃四柱 涅槃學派 涅槃月日 涅槃字義 清淨涅槃 入般涅槃 叁涅槃門 叁種涅槃 生般涅槃 實相涅槃 贖命涅槃 四種涅槃 無上涅槃 無依涅槃 無余涅槃 無住涅槃 五種涅槃 現般涅槃 現法涅槃 驗入涅槃 有滅涅槃 有爲涅槃 有余涅槃 欲入涅槃 正向涅槃 中般涅槃 轉趣涅槃 自覺涅槃 自性涅槃 北本涅槃經 不住大涅槃 大般涅槃經 大乘涅槃經 法華涅槃時 方便乘涅槃 方便現涅槃 後教涅槃經 南本涅槃經 涅槃寂靜印 涅槃經後分 涅槃經義記 涅槃經義疏 涅槃經遊意 涅槃曼荼羅 上流般涅槃 生死即涅槃 生死與涅槃 十法見涅槃 文殊涅槃經 烏波提涅槃 無爲涅槃界 無余依涅槃 無住處涅槃 現法涅槃論 有余依涅槃 百丈涅槃和尚 大愛道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論 大般涅槃經疏 佛臨般涅槃經 拘屍那城涅槃 摩诃般涅槃那 末代贖命涅槃 涅槃四種大樂 涅槃像曼陀羅 涅槃宗五時教 文殊般涅槃經 下乘般涅槃障 小乘二家涅槃 轉生死依涅槃 自性清淨涅槃 般涅槃後灌臘經 不斷煩惱得涅槃 大般涅槃經後分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玄義 二種涅槃(二) 淨飯王般涅槃經 外道小乘涅槃論 無余(依)涅槃 無余依妙涅槃界 修大涅槃得五事 有余(依)涅槃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 佛臨涅槃記法住經 迦葉赴佛般涅槃經 涅槃夜阿阇世王夢 菩薩修十法見涅槃 釋外道小乘涅槃論 文殊師利般涅槃經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大海八不思議喻涅槃 二十種小乘外道涅槃 憍梵波提入水定涅槃 色無色天計涅槃外道 小乘涅槃與大乘涅槃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 涅槃(Nirvana) 佛入涅槃密迹金剛力士哀戀經 叁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rvana-sutra) ▲ 收起
當前顯示「摩诃般涅槃那」的詞條結果 顯示所有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摩诃般涅槃

  (術語)Mah&amacron;parinirv&amacron;&ndotblw;a,舊譯曰大滅度。新譯曰大圓寂入。涅槃玄義上曰:“若具依梵本,應言摩诃般涅槃那,今翻爲大滅度。”又曰:“大即法身,滅者即是解脫,度者即是摩诃般若。”華嚴大疏鈔五十二曰:“摩呵般涅槃那,具翻爲大圓寂入,謂那即入義,應回在上。”見大般涅槃條。

佛學常見辭彙 【2】摩诃般涅槃

  華譯爲大滅度,或大圓寂入。見大般涅槃條。 - 陳義孝編

翻譯名義集 【3】摩诃般涅槃

  此雲大滅度。大即法身,滅即解脫,度即般若。大經雲:涅言不生,槃言不滅;不生不滅,名大涅槃。楞伽經雲:我所說者,妄想識滅,名爲涅槃。肇師涅槃論曰:秦言無爲,亦名滅度。無爲者,取其虛無寂寞,妙絕于有爲;滅度者,言其大患永滅,超度四流。斯蓋鏡像之所歸,絕稱謂之幽宅也。法華、金剛,皆雲滅度。奘叁藏翻爲圓寂。賢首雲: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稱寂。圭峰正名寂滅。准肇公雲:泥洹盡谛者,豈直結盡而已!則生死永寂滅,故謂之盡矣。或翻安樂。凡聖大小,皆有涅槃。或名彼岸。肇師雲:彼岸,涅槃岸也。彼涅槃岸,豈崖岸之有。以我異于彼,故借我謂之耳。智論雲:槃名爲趣,涅名爲出。永出諸趣,故名涅槃。或名泥曰,如嚴佛調雲:佛既泥曰,微言永絕。新雲:梵本正名波利昵縛喃,此雲滅度。二教論雲:涅槃者,常恒清涼,無複生死。心不可以智知,形不可以像測,莫知其所以名,強謂之寂。其爲至也,亦以極哉!縱其雙林息照,而靈智常存;體示阇維,而法身恒在。然涅槃法,若辨其義,應分有余無余之殊,當揀少分究竟之異。言有余無余者,光明玄義雲:若叁界煩惱盡,證有余涅槃;焚身灰智,入無余涅槃。言少分者,勝鬘經雲:知有余苦,斷有余集,證有余滅,修有余道,是名得少分涅槃。得少分涅槃者,名向涅槃界。究竟涅槃者,大法鼓經雲:乃至得一切種功德,一切種智,大乘涅槃,然後究竟。法華經雲:不令有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初發大心,當期究竟。故輔行雲:菩薩初心常觀涅槃,自行初修也。亦令衆生常觀涅槃,化他初修也。安置諸子秘密藏中,化他後入也。我亦不久自住其中,自行後入也。故知自他初心,無不皆修;自他後心,無不皆入。若欲修入,當依四法。故涅槃雲:有四法爲涅槃近因:一、近善知識;二、聽聞正法;叁、思惟其義;四、如說修行。若言勤修苦行,是涅槃近因緣者,無有是處。一、近善知識者,止觀釋曰:大品雲:佛菩薩羅漢,是善知識。六波羅蜜、叁十七品,是善知識。法性實際,是善知識。佛菩薩等威光覆育,即外護也。六度道品,入道之門,即同行也。法性實際,諸佛所師,即教授也。二、聽聞正法等叁句,即叁慧也。華嚴雲:我或爲衆生說聞慧法,或爲衆生說思慧法,或爲衆生說修慧法。故楞嚴雲:從聞思修,入叁摩地。真谛雲:散心名覆器,無聞慧故。忘心名漏器,雖得而失,無思慧故。倒心名穢器,非而謂是,無修慧故。淨名疏雲:聞若不聽,無受潤因;聽而不思,無深旨趣;思而不修,終無證理。叁慧若備,入道不疑。荊溪釋雲:念前聞思所依之境,當如聞思而修行之。應知叁慧有橫有豎,橫則名字已上,位位有之;豎則名字爲聞,觀行爲思,相似爲修,叁慧具足,能得相似分真之定,名入秘藏。 - 宋·普潤法雲

佛識慧集 【4】摩诃般涅槃

華譯爲大滅度,或大圓寂入。

- 梵心居士編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