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10本字典中找到 114 條與「無相」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查詢結果:
提示:搜索結果中包含78個詞條內容,為節省您的時間,你可以先看詞條再看內容解釋。 顯示詞條列表▼
無相 無相佛 無相觀 無相教 無相名 無相取 無相相 無相想 無相行 無相業 無相宗 法身無相 趣無相法 實相無相 無相大乘 無相分別 無相好佛 無相空教 無相離念 無相菩提 無相叁昧 無相散動 無相唯識 無相無我 無相續法 無相真實 一實無相 一相無相 有相無相 諸法無相 大雲無相經 空無相無願 空無相無作 空無願無相 無相安樂行 無相方便地 無相福田衣 無相解脫門 無相界定想 無相界作意 無相叁摩地 無相思塵論 無相心地戒 無相心叁昧 無相行菩薩 第六無相住者 二緣入無相定 觀有相無相門 見道亦名無相 叁種無相義等 無相解脫門智 無相無相等持 無相無相叁昧 無相心叁摩地 無相轉有五位 空無相無願差別 無相無相解脫門 無相無相叁摩地 無相中作加行障 轉一切境依無相 空叁摩地亦名無相 無相心定出離舍根 虛妄分別有相無相 有相得爲無相智因 不動心解脫亦名無相 空無相無願各有二種 六現觀有相無相分別 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 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 非想非非想處亦名無相 大空無相無願解脫爲所入門 無相〔《神僧傳》卷第七〕 無相〔《神僧傳》卷第五〕 叁無相論(二卷 出無性論) 顯識論顯識品(從無相論出) 空無願無相有聞思修及世出世差別 無相(涪州相思寺)[《續高僧傳》卷叁十五] 無相(智诜禅師)(唐成都淨衆寺)[《宋高僧傳》卷第十九] ▲ 收起
當前顯示「空叁摩地亦名無相」的詞條結果 顯示所有
法相辭典 【1】空叁摩地亦名無相

  大毗婆沙論一百四卷十七頁雲:于空叁摩地說無相聲者:如契經說:有一苾刍、得無相心定。然根鈍故;不知此定有何果報,有何勝利。彼作是念:尊者阿難、佛及弟子常所稱歎。我應往問。複作是念:尊者阿難、善知聲相。若得我問;必還問我。汝已得此所問定耶?若答言得;便爲自顯所得勝法。違少欲行。若言不得;是虛诳語。若作余言;便是惱亂上座苾刍,違越軌範。複作是念:我應隨逐尊者阿難。若爲他說此定事者;我亦得聞。遂逐六年,竟不聞說。彼懷疑久;俯仰問言:若有獲得無相心定,不沈不舉,攝持諸行,如水堤塘。解脫故住;住故解脫。佛說此定,有何果報?有何勝利?阿難聞已;便反問言:汝得此定耶?彼作是念:我昔所慮,今果得之。便默然而住。阿難告言:佛說此定,得解果報。得解勝利。解謂智生,修道盡漏。汝亦不久當得此事。此中不沈者:已斷我見故。不舉者:已斷我所見故。又不沈者:已斷五我見故。不舉者:已斷十五我所見故。如我我所見、己己所見、我我所愛、己己所愛、我我所癡、己己所癡、應知亦爾。又不沈者:得涅盤故。不舉者:舍生死故。攝持諸行者:多起加行,多用功力,極善作意,得此定故。如水堤塘者:如水從泉出流漫池中。堤塘堰之,不令流散。如是此定,隨一境轉,遍滿此境,便住不散。解脫故住者:是自性解脫。住故解脫者:是相續解脫。此定觀無我我所相,故名無相;而實是空。以彼苾刍、專修此定,能初證入正性離生;于最後時,盡諸漏故。法印經說:若觀色聲香味觸相,而舍諸相;名無相定。彼觀境界相,而舍有情想。謂以空定,觀色等法、舍有情想。于中都無女男等故。由此尊者妙音說曰:諸有情想,依境界相。故觀境相,舍有情想。女男相無,名無相定;而實是空叁摩地攝。 - 朱芾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