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我們只為您顯示最前面的1000條搜索結果,您可以精確關鍵詞以提高查詢的準確度。
撫州崇壽院契稠禅師,泉州人也。上堂,僧問:「四衆谛觀第一義。如何是第一義?」師曰:「何勞更問。」乃曰:「大衆欲知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作麼生是時節因緣?上座如今便散去,且道有也未?若無,因甚麼便散去?若有,作麼生是第一義?上座,第一義現成,何勞更觀。恁麼顯明得佛性常照,一切法常住。若見有法常住,猶未是法之真源。作麼生是法之真源?上座不見古人道,一人發真歸源,十方虛空悉皆消殒。還有一法爲意解麼?古人有如是大事因緣,依而行之即是,何勞長老多說。衆中有未知者,便請相示。」僧問:「法眼之燈,親然汝水。今日王侯請命,如何是法眼之燈?」師曰:「更請一問。」問:「古人見不齊處,請師方便。」師曰:「古人見甚麼處不齊?」問:「如何是佛?」師曰:「如何是佛。」曰:「如何領解?」師曰:「領解即不是。」問:「的的西來意,師當第幾人?」師曰:「年年八月半中秋。」問:「如何是和尚爲人一句?」師曰:「觀音舉、上藍舉。」 - 宋·普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