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我們只為您顯示最前面的1000條搜索結果,您可以精確關鍵詞以提高查詢的準確度。
潭州漸源仲興禅師,在道吾爲侍者。因過茶與吾,吾提起盞曰:「是邪是正?」師叉手近前,目視吾。吾曰:「邪則總邪,正則總正。師曰:「某甲不恁麼道。」吾曰:「汝作麼生?」師奪盞子提起曰:「是邪是正?」吾曰:「汝不虛爲吾侍者。」師便禮拜。一日,侍吾往檀越家吊慰,師拊棺曰:「生邪死邪?」吾曰:「生也不道,死也不道。」師曰:「爲甚麼不道。」吾曰:「不道,不道。」歸至中路,師曰:「和尚今日須與某甲道。若不道,打和尚去也。」吾曰:「打即任打,道即不道。」師便打。吾歸院曰:「汝宜離此去,恐知事得知,不便。」師乃禮辭,隱于村院。經叁年後,忽聞童子念觀音經,至「應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現比丘身」,忽然大省。遂焚香遙禮曰:「信知先師遺言,終不虛發。自是我不會,卻怨先師。先師既沒,唯石霜是嫡嗣,必爲證明。」乃造石霜,霜見便問:「離道吾後到甚處來?」師曰:「只在村院寄足。」霜曰:「前來打先師因緣會也未?」師起身進前曰:「卻請和尚道一轉語。」霜曰:「不見道,生也不道,死也不道。」師乃述在村院得底因緣。遂禮拜石霜,設齋忏悔。他日,持鍬複到石霜,于法堂上從東過西,從西過東。霜曰:「作麼?」師曰:「覓先師靈骨。」霜曰:「洪波浩渺,白浪滔天。覓甚先師靈骨?」師曰:「正好著力。」霜曰:「這裏針劄不入,著甚麼力。」源持鍬肩上便出。﹝太原孚上座代雲:「先師靈骨猶在。」﹞師後住漸源,一日在紙帳內坐,有僧來撥開帳曰:「不審。」師以目視之。良久曰:「會麼?」曰:「不會。」師曰:「七佛已前事,爲甚麼不會?」僧舉以石霜,霜曰:「如人解射,箭不虛發。」一日,寶蓋和尚來訪,師便卷起簾子,在方丈內坐。蓋一見乃下卻簾,便歸客位。師令侍者傳語:「長老遠來不易,猶隔津在。」蓋擒住侍者,與一掌。者曰:「不用打某甲,有堂頭和尚在。」蓋曰:「爲有堂頭,老漢所以打你。」者回舉似師,師曰:「猶隔津在。」 - 宋·普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