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我們只為您顯示最前面的1000條搜索結果,您可以精確關鍵詞以提高查詢的準確度。
浮槎山福嚴守初禅師,僧問:「如何是受用叁昧?」師曰:「拈匙放箸。」問:「如何是正直一路?」師曰:「踏不著。」曰:「踏著後如何?」師曰:「四方八面。」乃曰:「若論此事,放行則曹溪路上月白風清;把定則少室峰前雲收霧卷。如斯語論,已涉多途。但由一念相應,方信不從人得。大衆且道,從甚麼處得?」良久曰:「水流元在海,月落不離天。」上堂:「即性之相,一亘晴空。即相之性,千波競起。若徹來源清流無阻。所以舉一念而塵沙法門頓顯,拈一毫而無邊刹境齊彰。且道文殊普賢在甚麼處?下坡不走,快便難逢。」便下座。 - 宋·普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