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我們只為您顯示最前面的1000條搜索結果,您可以精確關鍵詞以提高查詢的準確度。
五味交雜之禅。“一味禅”之對稱。又稱五禅、五類禅。乃相對祖師一味之禅,斥責五種交雜之如來禅之意。圭峰宗密于禅源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中分別一切禅爲五種,謂禅有淺深,階級殊等,其中:(一)帶異計,欣上厭下而修者,稱爲外道禅。(二)正信因果,亦以欣厭而修者,稱爲凡夫禅。(叁)悟我空(人空)偏真之理而修者,稱爲小乘禅。(四)悟我、法二空所顯之真理而修者,稱爲大乘禅。(五)若頓悟自心本來清淨,原無煩惱,本自具足無漏之智性,此心即佛,畢竟無異,依此而修者,稱爲最上乘禅,又稱如來清淨禅、一行叁昧、真如叁昧,爲一切叁昧之根本,即達磨門下展轉相傳者。即將達磨所傳之禅稱爲如來最上乘禅,以簡別四禅八定大小諸禅之意。
蓋宗密原主張教禅一致,以教內所說之一行叁昧爲根本王叁昧,即是佛祖所傳之真實禅,然禅門之徒貶之爲五味交雜之如來禅,與一味清淨之祖師禅迥異。[景德傳燈錄卷十叁、聯燈會要卷四、卷七、古尊宿語錄卷叁、禅宗頌古聯珠通集卷十一、五燈嚴統卷叁、五燈全書卷五]
(名數)五種交雜之禅也。對一味禅而言。即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之五種。禅源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曰:“禅則有淺有深,階級殊等。謂帶異計,欣上厭下而修者,是外道禅。正信因果,亦以欣厭而修者,是凡夫禅。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二空所顯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若頓悟自心本來清淨,元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來清淨禅,亦名一行叁昧,亦名真如叁昧。此是一切叁昧根本,若能念念修習,自然漸得百千叁昧。”蓋宗密之意,在諸禅分類,以明最上乘禅之階級殊等,彼禅乃所謂如來禅。非達摩門下之一味清淨禅,即所謂祖師禅。香岩智閑一日舉曰:“去年貧未是貧,今年貧始是貧;去年貧有卓錐地,今年貧錐也無。”時仰山慧寂,與閑同爲沩山靈佑之法嗣,向閑曰:“如來禅許吾弟會,祖師禅未夢見在。”此如來禅,即宗密之所謂最上乘禅也。昔歸宗寺智常欲于諸方學五味禅,馬祖道一,爲彼使吃棒頭一味之禅。有頌曰:“五味與一味,吃了須噫氣,金輪峰下令行時,凜凜清風誠可畏。”
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 - 陳義孝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