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我們只為您顯示最前面的1000條搜索結果,您可以精確關鍵詞以提高查詢的準確度。
漳州保福院清豁禅師,福州人也。少而聰敏,禮鼓山國師,落發禀具。後谒大章山如庵主,﹝語具如庵主章。﹞後參睡龍,龍問曰:「豁阇黎見何尊宿來,還悟也未?」曰:「清豁嘗訪大章,得個信處。」龍于是上堂集衆,召曰:「豁阇黎出來,對衆燒香說悟處,老僧與汝證明。」師出衆,乃拈香曰:「香已拈了,悟即不悟。」龍大悅而許之。上堂:「山僧今與諸人作個和頭,和者默然,不和者說。」良久曰:「和與不和,切在如今。山僧帶些子事,珍重!」僧問:「家貧遭劫時如何!」師曰:「不能盡底去。」曰:「爲甚麼不能盡底去?」師曰:「賊是家親。」曰:「既是家親,爲甚麼翻成家賊?」師曰:「內既無應,外不能爲。」曰:「忽然捉敗時如何?」師曰:「內外絕消息。」曰:「捉敗後功歸何所?」師曰:「賞亦未曾聞。」曰:「恁麼則勞而無功也。」師曰:「功即不無,成而不處。」曰:「既是成功,爲甚麼不處?」師曰:「不見道,太平本是將軍致,不使將軍見太平。」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胡人泣,漢人悲。」師忽舍衆,欲入山待滅。乃遺偈曰:「世人休說路行難,鳥道羊腸咫尺間。珍重苎溪溪畔水,汝歸滄海我歸山。」即往貴湖卓庵,未幾謂門人曰:「吾滅後將遺骸施諸蟲蟻,勿置墳塔。」言訖入湖頭山,坐磐石,俨然長往。門人禀遺命,延留七日,竟無蟲蟻之所侵食,遂就阇維,散于林野。 - 宋·普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