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我們只為您顯示最前面的1000條搜索結果,您可以精確關鍵詞以提高查詢的準確度。
爲色界四禅天之一。乃修初禅定之人命終後所生之處,或指居于此天之衆生。以此天之衆生已遠離欲界之惡法,而生起喜、樂之感受,故此天又稱爲“離生喜樂地”。據俱舍論卷八、卷二十八、順正理論卷二十一載,此天衆生又分爲叁:(一) 大梵天(梵Maha^ -brahman ),乃初禅天之王,亦爲主宰娑婆世界之大梵王。乃廣善之因緣所生,系最初生而最後殁者,得“中間定”,威德殊勝。(二)梵衆天(梵Brahma -pa^ris!adya ),乃大梵所有、所化、所領之衆。(叁)梵輔天(梵Brahma -purohita ),即于大梵天之前行列,而爲其輔翼之侍衛。又于長阿含經卷二十忉利天品中,除上述叁天外另舉出梵身天(梵Brahma -ka^yika ),共計爲四。此外,有關初禅諸天之依處、身量及壽量等之果報,于長阿含經卷二十、大毗婆沙論卷一叁六、俱舍論卷十一、立世阿毗昙論卷叁、卷七等皆詳加記載。又以此天乃大梵天所住之世界,故又稱梵界(梵Brahma -loka ),或梵世天。[瑜伽師地論卷四、大毗婆沙論卷九十八、大智度論卷九](參閱“四禅天”1846、“色界”2545)
(界名)四禅天之第一。
四禅天中之第一天名。 - 陳義孝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