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我們只為您顯示最前面的1000條搜索結果,您可以精確關鍵詞以提高查詢的準確度。
謂不明禅理,僅襲取禅家之常用語以資談助者。又作口頭叁昧。意指行者但襲取文字語言,說禅說道,而不真實下工夫修持。後轉指一般人不身體力行,僅于口頭說說而已。菜根譚中即有“講學不尚躬行,爲口頭禅”一語。又現今通常指某人言談間所愛用之習慣語。[禅關策進筠州黃檗運禅師示衆條]
(雜語)謂不能領會禅理。但襲取僧家敷淺之常語。資爲談助也。
禅宗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爲宗旨,提倡直截了當的“頓悟”,甚至說:“道個佛字,拖泥帶水;道個禅字,滿面慚惶。”(《碧岩錄》第一則)禅宗還認爲“開口即錯,用心即乖”,“等你開口,堪作何用!”(同上,評唱)禅宗的末流,好取現成的經語、公案、挂在口頭上,作爲談助,被斥爲“口頭禅”。“口頭禅”完全違背了禅宗“頓悟見性”的宗旨。後來,把口頭上經常說的一些沒有實際意義的話,也稱爲“口頭禅”。如:宋·王楙《野客叢書·王先生圹銘臨終》詩:“平生不學口頭禅,腳踏實地性虛天。”又《菜根譚》前集:“讀書不見聖賢,爲鉛椠傭;居官不愛子民,爲衣冠盜;講學不尚躬行,爲口頭禅。”(李明權)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