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我們只為您顯示最前面的1000條搜索結果,您可以精確關鍵詞以提高查詢的準確度。
尼連禅,梵名Nairan~jana^ ,巴利名Neran~jara^ 或 Niran~jara^。又作希連禅河、尼連禅那河、尼連然河、泥連河、熙連河、尼連禅江、尼連江水、尼連水。意譯作不樂著河。爲恒河之支流,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國伽耶城之東方,由南向北流。據過去現在因果經卷叁、卷四載,釋尊出家後,于尼連禅河畔靜坐思惟,修苦行六年。後舍苦行而入此河沐浴,淨身後接受牧牛女難陀波羅之乳糜供養,尋至此河對岸之畢波羅樹(即菩提樹)下發願而成道,故此河沿岸頗多釋尊成道之古迹。
尼連禅河發源于孟加拉州(Bengal)哈劄裏巴古(Hazaribagh)之西美利亞(Simeria),向北流至佛陀伽耶(Buddha Gaya)之北方,與莫罕那河(Mohana^)相會合,後流至巴特那(Patna)之東方而注入恒河。[雜阿含經卷叁十九、長阿含卷四遊行經、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參閱“伽耶城”2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