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我們只為您顯示最前面的1000條搜索結果,您可以精確關鍵詞以提高查詢的準確度。
指于坐禅之際兼行念佛之行法。念佛有觀像、觀想、實相、口稱四種,其中,觀想念佛之法系由印度傳來者,如佛馱跋陀羅修習以觀想念佛爲主之觀佛叁昧及般舟叁昧。達磨系之禅師修念佛禅者,如唐代五祖弘忍門下之法持、智诜、宣什,另有側重淨土法門之智诜系淨衆宗禅者,如處寂、無相、無住、南嶽承遠等皆屬之。
無相以引聲念佛(口稱念佛之一種)接引學人。承遠修般舟叁昧,其弟子法照著「淨土五會念佛誦經觀行儀”一書,並修五會念佛,人稱“五會法師”。宣什于四川修念佛禅,稱爲南山念佛門禅宗。六祖慧能門下之南陽慧忠亦提倡念佛。
至宋代,法眼宗之永明延壽提倡慈愍流之念佛禅,並于所著“萬善同歸集”中揭出“淨禅一致”之說。吳越忠懿王于永明寺建西方香嚴殿,作爲念佛道場。雲門宗之天衣義懷及其弟子慧林宗本、楊傑等亦皆主張禅淨兼修,另如長蘆宗頤亦主張禅淨兼修,于其著作“禅苑清規”中規定阿彌陀佛十念法,以超薦亡魂往生淨土。
此外,臨濟宗之死心悟新、曹洞宗之真歇清了,及元朝之中峰明本、天如惟則、北澗居簡、楚石梵琦等,亦爲念佛禅之主要提倡者。而明代之雲棲袾宏、憨山德清尤爲此中之翹楚。故謂念佛禅幾乎席卷整個中國禅界。日本黃檗宗即傳承我國之念佛禅 ,而臨濟宗、曹洞宗則不主張念佛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