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我們只為您顯示最前面的1000條搜索結果,您可以精確關鍵詞以提高查詢的準確度。
禅宗衣缽相傳共有六世,亦即有六位祖師。
初祖——達摩。受佛陀派遣從天竺到東土傳教,初到時梁武帝接見,因話不投機,便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後傳衣缽給慧可。十月初五圓寂於東魏天平,葬熊耳山。
二祖——慧可。北魏洛陽人,初名神光,後在嵩山少林寺拜達摩爲師,改名爲慧可,承接達摩的衣缽,成爲禅宗之第二祖,後到河南臨漳縣傳法叁十四年,享年106歲。
叁祖——僧璨。二祖將衣缽傳給僧璨大師,在安徽天柱山傳教,後將衣缽傳給得意門生道信大師。
四祖——道信。俗名司馬,河南沁陽縣人,出生湖北武穴市,生於北周靜帝大象二年(公元前580年),圓寂于唐永徽二年(651年)享年72歲,他十二歲出家,派僧璨爲師,苦修九年,將衣缽傳給他,並送他偈語一首:“華種雖因地,從地種華生,若無人下種,華地盡天生,但往于後,必弘大益”。其意是你的佛法禅學已基本成熟,可以自立門戶,弘揚禅業。道信大師得到叁祖傳給的衣缽,于隋仁壽叁年去江西吉安參禅說法,唐武穗七年春又到湖北黃梅縣說法。晚年將衣缽傳給他的得意弟子弘忍大師。
五祖——弘忍。在湖北黃梅縣城北13公裏處,建造五祖寺,願名東山寺,是弘忍大師說法道場,也是六祖慧能得缽之地。
弘忍是唐朝著名的高僧,他在黃梅弘法期間,倡導佛教頓悟觀,實行農禅並重,爲中國佛教禅宗的創立與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被尊爲禅宗第五代祖師。他的母親周氏被唐朝女皇武則天賜封爲聖母周氏,在五祖寺內供奉在聖母殿中。
六祖——慧能。人稱南華六祖,南華六祖寺位于廣東韶關市曲江縣境內,是中國著名的禅宗祖庭,創造于南北朝梁天監年間,初名寶林寺,六祖住持宋朝初年賜名南華寺。六祖著有《六祖壇經》,是從《金剛經》悟起的,他用《金剛經》來宣傳自己的思想。《六祖壇經》屬大乘經典,始終貫穿“佛性”第一的思想。佛性是清淨的,叫做“清淨佛性”;佛性是智慧的,叫做“無上菩提”;佛性是真寶的,叫做“真如寶體”;佛性是可以求得的,叫做“清淨法身”;佛性是能産生萬物的,叫做“清淨化身”;佛性是最高真理,叫做“真如本性”。六祖認爲人人皆有佛性,只要能自悟,即可見佛,“心但無不淨,西方去此不遠”,“佛是自性作……自性迷,佛即衆生,自性悟,衆生是佛”,“法元在世界,于世出世間,忽離世間上,外求出世間”,“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很清楚,佛就在世間,佛就在眼前,佛就在自性,只要得悟,即可成佛,佛性無所不在。六祖還創叁話頭令衆生修行,即一念不生、萬緣放下,念佛是誰。悟得此話頭便是佛。一旦自悟,即可成佛,所以成佛,得靠自己,“見自性清淨,自修自作自性法身,自行佛行,自作自成佛道”。完全靠“自度”了,只有自度才是真正乘度到彼岸,靠別人度是不行的。
- 梵心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