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3本字典中找到 9 條與「稠林」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查詢結果:
佛學大詞典 【1】稠林

  梵語gahana。又作謎。即密茂之森林;佛教比喻衆生邪見煩惱,交絡繁茂,有如稠林。法華經卷一方便品(大九·八中):“入邪見之稠林。”十地經卷七舉出:諸有情心(梵sattva  -citta  )、煩惱(梵kles/a  )、業(梵karma  )、根(梵indriya  )、勝解(梵adhimukti  )、意樂隨眠(梵a^s/aya^nus/aya  )、受生(梵upapatti  )、習氣相續(梵va^sana^nusandhi  )、叁聚安立(梵tri  -ra^s/i-vyavastha^na  )等十種近稠林行(梵gahanopaca^ra  )之名。大寶積經卷一一五亦舉出十種稠林之名,即:心行稠林、煩惱行稠林、意樂勝解行稠林,根行稠林、種種界行稠林、隨煩惱行稠林、死生行稠林、叁世業報稠林、習氣煩惱行稠林、諸根行稠林。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七則以貪嗔癡叁毒爲叁種稠林。[舊華嚴經卷二十六、十地經論卷十一]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稠林

  (譬喻)以譬煩惱。種種之煩惱,交絡繁茂,如稠林也。法華經方便品曰:“入邪見稠林。”止觀九曰:“無明戲論翳如來藏稠煩惱林。”同十曰:“邪畫日增,生死月甚,如稠林曳曲木,何得出期?”

法相辭典 【3】稠林

瑜伽八卷六頁雲:種種自身大樹聚集,故名稠林。
二解  瑜伽八十四卷十四頁雲:又言林者:能生種種苦蘊體性。由親愛故,彼得增長;說名稠林。
叁解  集論四卷十五頁雲:稠林有叁。謂貪稠林、瞋稠林、癡稠林。由依止貪瞋癡故;于諸生死根本行中,廣興染著;令諸有情、感種種身,流轉五趣。是故貪等、說名稠林。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4】稠林

  瑜伽九十五卷叁頁雲:由能障礙能取真實微妙慧故;名見稠林。 - 朱芾煌

佛學大詞典 【5】邪見稠林

  邪見種類衆多,猶如稠林之茂密,交互繁生,故稱邪見稠林。法華經方便品(大九·八中):“入邪見稠林,若有若無等,依止此諸見,具足六十二。”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6】邪見稠林

  (譬喻)邪見有種種,而交互繁茂,如稠林之茂密,故曰邪見之稠林。法華經方便品曰:“入邪見稠林,若有若無等,依止此諸見,具足六十二。”

佛學大詞典 【7】十一種稠林

  稠林者,喻種種煩惱交絡繁茂。十地中第九善慧地之菩薩,知衆生有十一種之稠林,即:心、煩惱、業、根、解、性、樂欲、隨眠、受生、習氣相續、叁聚差別等之稠林。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8】十一種稠林

  (譬喻)十地中第九善慧地之菩薩知衆生十一種之稠林:一衆生心之稠林。(中略)煩惱,業,根,解,性,樂欲,隨眠,受生,習氣相續,叁聚差別之稠林。

法相辭典 【9】諸欲得稠林

瑜伽六十一卷二十二頁雲:複次當知諸欲,由五種相似法故;得稠林名。一、由衆多相似法故,二、由雜穢相似法故,叁、由養育衆生相似法故,四、由藏竄相似法故,五、由險難相似法故。 - 朱芾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