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我們只為您顯示最前面的1000條搜索結果,您可以精確關鍵詞以提高查詢的準確度。
(名數)見空條。
(名數)楞伽經一說七空:一相空,求生相不可得之空。二性自性空,性自之空。叁行空,叁業之所作不可得。四無行空,緣起之自性空,故行即無行。五一切法離言說空,一切法不可言說。六第一義聖智大空,佛之聖智,見思空,能空之智亦空,此畢竟空謂之大空。七彼彼空,是假空,如空舍之空,舍體非空也。又智度論叁十六有七空。廣說十八空,略說七空(一)性空(二)自相空(叁)諸法空(四)不可得空(五)無法空(六)有法空(七)無法有法空。
[出入楞伽經] 由凡夫執著妄想自性故如來爲說空法以破之。諸經所說空義不一。今言七種者。乃赴一時之機。如應病與藥也。一相空謂一切諸法之性。自他共離之相皆空。是爲相空。(一切性者。即自他共離之四性也。謂如計一念心從根生即自性。從塵生即他性。根塵合生即共性。離根塵生即離性。于此四性之相。皆不執著。是名皆空。)二性自性空謂于當念觀一切所生之法。悉由因緣和合而成。本無自生之性。是爲性自性空。叁行空謂五陰之身。本無有我。亦無我所。衆生不了。執陰成我。從我 - 明·一如等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