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我們只為您顯示最前面的1000條搜索結果,您可以精確關鍵詞以提高查詢的準確度。
指分析諸法而入空之觀法。與“體空觀”相對稱。又作析色入空觀、析假入空觀、析法入空觀、生滅觀、拙度觀、析法觀。此系貶小乘及成實論所說空觀之語。即分析人乃由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要素所構成,分析色法至極微(物質構成之最小單位),或分析心至于一念(六十刹那),而依此分析之結果觀人、法二空之理。此即小乘佛教之空觀。又所謂體空觀,即體色入空觀之略稱,又作體假入空觀、體法入空觀,或稱體法觀、巧度觀。此非分析之結果,而系就諸法本身,直接體達其如夢幻之本來空;即不壞諸法之存在而觀空。此即大乘佛教之空觀。據天臺宗之判教,藏、通、別、圓四教中之叁藏教作析空觀;通教則作體空觀。[成實論卷十二、佛性論卷四無差別品、維摩經玄疏卷二、中論疏記卷一末、摩诃止觀卷叁下](參閱“但空”2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