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13本字典中找到 154 條與「精進」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查詢結果:
提示:搜索結果中包含115個詞條內容,為節省您的時間,你可以先看詞條再看內容解釋。 顯示詞條列表▼
精進 精進根 精進弓 精進铠 精進力 精進品 精進心 精進信 魔精進 身精進 心精進 正精進 八精進事 被甲精進 串習精進 等流精進 二種精進 恒常精進 擐甲精進 加行精進 堅固精進 精進方便 精進佛七 精進覺分 精進覺支 精進威力 精進無滅 精進五相 精進五種 精進心所 離慢精進 利他精進 蓮華精進 難行精進 平等精進 勤精進類 勤精進住 勤求精進 清淨精進 求化精進 叁種精進 善護精進 善攝精進 善士精進 勝進精進 無倒精進 無動精進 無緩精進 無間精進 無量精進 五種精進 相稱精進 性勤精進 修學精進 一切精進 殷重精進 勇猛精進 自性精進 不舍轭精進 大精進菩薩 二種精進心 精進波羅蜜 精進等覺支 精進二種相 精進如意足 淨除業精進 九種相精進 離染法精進 攝善法精進 無顛倒精進 無退滅精進 無喜足精進 無下劣精進 一切門精進 一切種精進 引白法精進 增長智精進 第一牢強精進 二種一切精進 方便相應精進 精進波羅蜜多 精進能舍衆苦 精進十種利益 平等相應精進 勤勇加行精進 饒益有情精進 叁種難行精進 十種清淨精進 四種精進瑜伽 通達衆相精進 無力無精進見 無所棄舍精進 五種善士精進 應時修習精進 與欲具行精進 回向大菩提精進 精進波羅蜜菩薩 精進增上叁摩地 六種一切種精進 七種精進清淨相 七種攝善法精進 七種一切種精進 四種一切門精進 欲精進方便超出 于勤精進善知其量 精進波羅蜜多種姓相 五種發起正精進因緣 八時趣入懈怠不發精進 精進波羅蜜多有十清淨 精進能辦自義他義俱義 五種爲斷煩惱正精進障 無怯弱無退轉無喜足精進 正見正思惟正精進爲慧蘊 大般若波羅密多經 第十四精進波羅密多分 蓮華精進(唐丘慈國蓮華寺)[《宋高僧傳》卷第叁] ▲ 收起
當前顯示「精進十種利益」的詞條結果 顯示所有
佛學大詞典 【1】精進十種利益

  據月燈叁昧經卷六載,修菩薩行者,于諸梵行念念進修而精勤無怠,故有下列十種利益:(一)他不折伏,指不爲一切邪論妄計所折伏。(二)得佛所攝,指爲諸佛所攝受而不舍棄。(叁)爲非人所護,非人,指鬼神之類。謂于一切時處,爲鬼神之類所衛護。(四)聞法不忘,指于所聞之法,常能憶持而不忘失。(五)未聞能聞,謂修菩薩行者樂法之心無有厭足,往昔所未聞者,今皆得聞。(六)增長辯才,指精通于諸法義,辯才增長,隨問隨答而無疑礙。(七)得叁昧性,叁昧,即正定。指身心寂靜,定性現前,不爲世相所變遷。(八)少病少惱,指善能調適身心,常得輕安而少病少惱。(九)得食能消,指于飲食方面,食已即消,而無停滯之患。(十)如優缽羅花,指雖處于生死之境,然不爲煩惱所染著,猶如優缽羅花(青蓮花)出淤泥而不染,使見者生仰慕之心。

叁藏法數 【2】精進十種利益

  [出月燈叁昧經]  謂修菩薩行者。于諸梵行。念念進修。精勤無怠。故有十種利益也。(梵行即淨行也。)一他不折伏謂菩薩慧解精勤。行業成就。則不爲一切邪論妄計之所折伏也。二得佛所攝謂菩薩于諸梵行精進無怠。則爲諸佛之所攝受而不舍也。叁爲非人護非人即鬼神之類。謂菩薩于諸梵行精進無怠。于一切時處。鬼神之類。悉加衛護也。四聞法不忘謂菩薩于諸梵行精進無怠。則于聞之法。常能憶持而不忘失也。五未聞能聞謂菩薩于諸梵行勇猛精進。樂法之心無有厭足。則昔所未聞。今皆得聞也 - 明·一如等 撰

佛學次第統編 【3】精進十種利益

  精進十種利益,謂修菩薩行者,于諸梵行,念念進修,精勤無怠,故有十種利益也。
  一、他不折伏  謂菩薩慧解精勤,行業成就,則不爲一切邪論妄計之所折伏也。
  二、得佛所攝  謂菩薩于諸梵行,精進無怠,則爲諸佛之所攝受而不舍也。
  叁、爲非人護  非人即鬼神之類,謂菩薩于諸梵行,精進無怠,于一切時處,鬼神之類,悉加衛護也。
  四、聞法不忘  謂菩薩于諸梵行,精進無怠,則于所聞之法,常能憶持而不忘失也。
  五、未聞能聞  謂菩薩于諸梵行,勇猛精進,樂法之心,無有厭足,則昔所未聞,今皆得聞也。
  六、增長辯才  謂菩薩于諸梵行,精進無怠,則法義皆通,辯才增長,隨問隨答,皆無疑礙也。
  七、得叁昧性  梵語叁昧,華言正定。謂菩薩于諸梵行,精進無怠,則身心寂靜,定性現前,不爲世相之所變遷也。
  八、少病少惱  謂菩薩于諸梵行,精進無怠,雖晝夜不息,而善能調適身心,是以常得輕安,少病少惱也。
  九、得食能消  謂菩薩于諸梵行,精進無怠,而于飲食,不節不恣,是以食已即消,而無停滯之患也。
  十、如優缽羅華  梵語優缽羅,華言青蓮花。以其出于淤泥,而不染汙,世人見之,即生希有之想,謂菩薩于諸梵行,精進無怠,雖處生死,不爲煩惱之所染著,猶如此花,見者亦生希有之心也。 - 明·楊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