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訪問繁體版(BIG5)

佛教词典在线查询

共在8本字典中找到 111 条与“羯磨”相关的内容
以下是全部词典的查询结果:
提示:搜索结果中包含81个词条内容,为节省您的时间,你可以先看词条再看内容解释。 显示词条列表▼
羯磨 别羯磨 二羯磨 结羯磨 羯磨部 羯磨会 羯磨橛 羯磨轮 羯磨罗 羯磨僧 羯磨身 羯磨疏 羯磨印 戒羯磨 灭羯磨 七羯磨 三羯磨 白二羯磨 白四羯磨 白一羯磨 百一羯磨 成善羯磨 大羯磨轮 大羯磨印 调伏羯磨 二种羯磨 羯磨犍度 羯磨戒师 羯磨金刚 羯磨陀那 羯磨文释 羯磨制立 毗首羯磨 破羯磨僧 十种羯磨 四种羯磨 璎珞羯磨 瑜伽羯磨 羯磨阿阇梨 羯磨波罗蜜 羯磨曼荼罗 羯磨曼陀罗 毗首羯磨天 三种羯磨法 五佛羯磨印 一白三羯磨 二众所作羯磨 合众所作羯磨 降三世羯磨会 弥沙塞羯磨本 菩萨戒羯磨文 十众所作羯磨 四众所作羯磨 阿閦如来羯磨印 宝生如来羯磨印 二十众所作羯磨 金刚萨埵羯磨印 毗首羯磨化身鸽 四十众所作羯磨 大沙门百一羯磨法 军荼利明王羯磨印 十诵羯磨比丘要用 十诵僧尼要事羯磨 出家授近圆羯磨仪轨 毗首羯磨化人造佛像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 无情数事为所依处羯磨 有情数事为所依处羯磨 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 尼羯磨(三卷或作五卷) 破羯磨僧与破法轮僧差别 大沙门百一羯磨法(一卷) 十诵羯磨比丘要用(一卷) 四分比丘尼羯磨法(一卷) 羯磨(二卷 出昙无德律部) 四分僧羯磨(三卷或作五卷) 弥沙塞羯磨本(一卷或作二卷) 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十卷) 昙无德律部杂羯磨(一卷或作二卷) 根本说一切有部出家授近圆羯磨仪轨(一卷) 昙无德部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二卷或作四卷) ▲ 收起
当前显示“羯磨”的词条结果 显示所有
佛学大词典 【1】羯磨

  梵语karman,巴利语kamma。(一)意译作“业”。意指所作、事、办事、办事作法、行为等。含有善恶、苦乐果报之意味,亦即与因果关系相结合之一种持续不断之作用力。业,原系流行于印度社会之一般性观念,对印度思想影响颇大,后为佛教基本教义之一,即是一切万有基于因果之法而生。依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三,业之定义有二说:其一,以作用、任持七众法式、能分别爱与非爱之果等三义为业;其二,以作用(即语业),行动(即身业)、造作(即意业)等三义为业。

  业之种类虽多,不外乎身业、语业、意业三者,中阿含经卷三以意业最重,藉此标示佛教之动机论。此外,引一生果报(或生人界,或生畜生界等)之业,称为引业;若生于人界,个体之间复以不同方式(如男女、贵贱、贤愚、美丑等)完成,是为满业。是故,引业能引总报,满业则圆满别报。其他,如山河、大地之器世间,为诸生物共通之果报,称为共业;各生物之间复有不同之果报,即称不共业。又以受报时限之不同,业亦可分为顺现法受业(于现身受报)、顺次生受业(于次生受报)、顺后次受业(于次生以后受报)、不定业等。

  由业之观念所产生之轮回思想,主要在强调人类对未来应有之努力,然因此反缘生一宿业之说(即前世之业招后世之报),此一宿命论已与业之原始意义相悖。(参阅“业”5494)

  (二)于受戒、忏悔、结界等有关戒律行事之场合,意指生善灭恶之作法。受戒之际,受戒者因羯磨而得戒体。羯磨之内容包含法(羯磨之作法)、事(有关羯磨之所有事实)、人(与羯磨有关之人)、界(行羯磨之场所)等四者,一般称为羯磨四法,分别言之:(一)法,分为心念法、对首法、众僧法三种。(1)心念法,乃自己独自心想口念之法,适用于忏悔微小罪障之情况。又分三种:1.但心念法,即本来之心念法,不须对人,唯得自说,如忏轻微之突吉罗罪。共有三种。2.对首心念,本为对首之法,但因界内无人,而以心念秉法。共有七种,如说净、受药等事。3.众法心念,本为众僧法,但因界内无人,故以心念秉法。共有四种,如说戒、自恣等事。(2)对首法,系面对同法者二三人申白之法,适用于受三衣或一钵为自己所有物之情况。又分两种:1.但对首法,为当分之对首法,界中虽有多僧,仅须对首于一人乃至三人即可。共有二十九种,如受三衣、舍受钵等事。2.众法对首,本为众僧法,以界中无人而开对首。有四种,与众法心念相同。(3)众僧法,即指向四人以上(即僧伽)申白之法,适用于布萨、自恣或受戒等重要行事之情况,为灭罪生善其力最强者。又分三种:1.单白法,又称白羯磨,即一度告知僧众,经常施于惯例、事关轻微或已有严格规定不得提出异议等情况。共有三十九种,如说戒、行钵、剃发等事。2.白二法,又称白二羯磨,即一度告知(一白)僧众、一度问其可否(一羯磨),经常用于结界等场合。共有五十七种,如离衣、受日等事。3.白四法,又作一白三羯磨,即一度告知僧众(一白),三度问可否(三羯磨),经常用于受具足戒或忏悔重罪(如僧残罪等)之情况。此外,授具足戒之际,授白四羯磨作法者,称为羯磨师(羯磨阿阇梨)。依事而计,以上所举加以比丘之二法,羯磨合计一百八十三法(一说一百八十四法),但一般以百一羯磨称之,盖以“百”表示满、众之数,意指各一法皆包含一羯磨。但依十诵律所传者,实际仅有百一羯磨。

  (二)事,分为有情事、非情事、二合事等三种。有情事指有关有情(即众生)之事,如突吉罗罪之责心悔乃至波逸提、四提舍尼、偷兰遮等之忏悔;非情事指有关三衣一钵等无生物之事,如三衣之分别法、铁钵之守持法等;若合以上两方之事,是为二合事,如药守持法,药本身为非情事,病患则为有情事,即是二合事。所谓一百八十三法之事,皆不出于此三者。

  (三)人,分为一人、二三人、僧人(四人以上)。大凡“法”系随人而分别其体。即上述所说之“心念法”为一人之法。于“界”无人时,方成此法。若有一人,即名“非法别众”。对首法系二人面对,共同秉法。又有边人则要问之,如三十舍忏必须问于边人,九十单堕虽“但对”亦无妨;此即二三人之法。“众法”系四人以上方秉法,此即“僧人”之法。界中有比丘则以全数聚集为法。若有一人未参加,则形成“非法别众”。

  (四)界,即指进行羯磨之场所。有自然界、作法摄僧界之别。自然界即指自然成为僧众住处之境界,如寺院等;以非特意划定、布置而成,故又称不作法界。对首、心念之二法及一人、二三人众中之杂法、四人之自恣法等,皆可在自然界进行。作法界系指局限于一定之境域而施行结界法之三小界、三大界及戒场。小界系同一界内有不同意之人,或对法有呵难者时,另外结界而举行受戒、自恣、说戒者。若为一时之方便而结界者,则于法事完了即解除。如四分律卷三十五所说“结已即解,非久住之法”即为其意。大界系僧众常行之所,指人法二同之界,普通以一二○里为定量(下品)。戒场原系为恐因常常集合僧众而引生困恼,故允许结之,用以行受戒、忏悔等法;但在说戒及自恣之时,则不得行之。[毗尼母论卷八、四分律卷三十三、卷三十九、摩诃僧只律卷二十三、菩萨戒羯磨文、僧羯磨卷上、关中近出尼二种坛文夏坐杂十二事并杂事共卷前中后三记(出三藏记集卷十一所收)、受菩萨戒仪、菩萨戒义疏卷上、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一、卷上二、卷上三、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一之五、卷上二之一、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卷一、玄应音义卷十四]

  (三)在密教中,指如来之作业或诸尊之威仪事业,故有羯磨曼荼罗、羯磨部等语。此外,亦可作为“羯磨金刚”之略称。(参阅“羯磨金刚”6140)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2】羯磨

  (术语)Karma,译曰作业。作授戒忏悔等业事之一种宣告式也。以由此宣告文而其事成就故也。行事钞上一曰:“明了论疏翻为业也,所作是业,亦翻为所作。百论云事也。若约义求,翻为办事。”玄应音义十四曰:“羯磨此译云作法办事,优婆离问经作剑暮,此梵言之讹也。”慧苑音义上曰:“羯磨此云办事,谓诸法事由玆成办也。”此羯磨必具四法:一,法。正举行之作法也。名之为秉法。二,事。或犯罪之事,或忏悔之事等,羯磨所行之事实也。三,人。就行羯磨而定之人数也。四,界。行羯磨处之结界也。见行事钞上一。又其秉法有三种:一,心念法。二,对首法。三,众僧法。心念法者,事至微小之时,或界中无人,虽无众僧及对首,亦独发心念境,而明了口言之,则其事成办,谓之独秉。此心念法又有三:一,但心念法。唯得自说,界中假令有人,亦不要对之,如忏轻微之突吉罗罪。二,对首心念法。原是对首之法,由界内无人而佛开心念,说净受药等之事也。三,众心法念。原是众僧法。但界内无人,故开独秉之心念。二,对首法。对首者对一人已上三人之比丘而说之也。此有二:一,但对首法,为当分之对首法,故界中有多僧,不要用之,对首于一人乃至三人即事足也。受三衣等事是也。二,众法对首,可为众僧法者,由界中无人而开对,与前心念同。三,众僧法,必四人以上秉羯磨,是为僧所秉,故曰众僧法,亦云僧秉(慈恩以三人以上为众,南山以四人以上为众)。此有三:一单白,或曰白一Jñaptikarma,巴Natti(此为唱言,以为白一不可也,此实非羯磨之形式,合此唱言与决定之二,而羯磨成就),或事,或常所行,或严制,一说告僧,事便成也。二白二Jñapti-dvitiya&mdotabv;  Karmav&amacron;c&amacron;,巴Natti  duttiy&amacron;  Kamma-v&amacron;c&amacron;,由参涉而宜通和。故先为表白,举事告知,后举一羯磨,量处可不也。通于白及羯磨谓之白二。三白四Jñapti-caturtka&ndotabv;  Karma-v&amacron;c&amacron;,巴Natti-catutth&amacron;  Kamma-v&amacron;c&amacron;,于受戒忏重等事,先以一白告事使知。后举三回羯磨,量处可不也。一白三羯磨合为白四。见行事钞上一。据上行事钞之说观之,则惟心念,似亦成羯磨。但律文所教之羯磨。非如此简单自由者。事事必规定一定之形式。前述中惟众僧法之一,为真羯磨。羯磨有一定之形式。亦须一定之人众。此人众不可以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或得罪者,俗人等,加于人数。必取清净同见之和合僧。比丘尼之羯磨,必须比丘之同数者列坐。故为上数之倍。羯磨最重大之要件,在无非法(不具一定之形式者)及无不和合(同一结界内僧之意见缺一致者)。

佛学常见辞汇 【3】羯磨

  华译作业,即作授戒忏悔等事业的一种宣告仪式,由此宣告仪式的宣告文,而成就所作之业。 - 陈义孝编

法相辞典 【4】羯磨

如四种羯磨中说。 - 朱芾煌

翻译名义集 【5】羯磨

  南山引明了论疏,翻为业也,所作是业,亦翻所作。百论云:事也,若以义求,翻为办事。谓施造遂法,必有成济之功焉。天台禅门,翻为作法。一切羯磨,须具四法:一法、二事、三人、四界。第一法者,羯磨三种:一、心念法,发心念境,口自传情,非谓不言,而办前事。二、对首法,谓各共面对,同秉法也。三、众法。四人已上秉于羯磨,以三羯磨通前单白,故云白。四律云:若作羯磨,不如白法作白,不如羯磨法作羯磨。如是渐渐令戒毁坏,以灭正法。随顺文句,勿令增减。僧祇云:非羯磨地,不得行僧事。 - 宋·普润法云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