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6本字典中找到 51 條與「苾刍」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查詢結果:
提示:搜索結果中包含39個詞條內容,為節省您的時間,你可以先看詞條再看內容解釋。 顯示詞條列表▼
當前顯示「苾刍解脫隨煩惱」的詞條結果 顯示所有
法相辭典 【1】苾刍解脫隨煩惱

  瑜伽七十卷十七頁雲:雲何苾刍解脫隨煩惱?謂解脫五種隨煩惱故。何等爲五?一、思慕居家;二、毀犯禁戒;叁、憶先所受分別俱行不正作意;四、躭著未來所有境界,發起貪憂;五、于法悭悋。若諸愚夫、于四大種造色自相,不如實知;謂之爲己父母妻子,乃至朋友宰官親屬及兄弟等。于唯形色,謂戲笑等。于唯身語所有動作,起有情想俱行作意。由此因緣,起邪分別,妄計爲我父母妻子乃至朋友宰官親屬及兄弟等。由此分別妄計因緣,發起種種居家思慕。諸有智者、了知唯有諸色自相;無有情想;故能解脫初隨煩惱。所以者何?從久遠來,由見種種各別形色,建立安布,或時與他而共集會;如是見已;便謂爲我父母妻子;廣說乃至是我朋友宰官親屬。或謂爲他。非生無色諸有情類,有如是事。又諸愚夫、不如實知愚夫之相、及智者相。由不如實知故;惡思所思,惡說所說,惡作所作。凡所現行身語意業、皆不清淨,亦無清淨屍羅正命。諸有智者、如實知故;當知一切與彼相違。故能解脫第二隨煩惱。又諸愚夫、于非如理,不能如實知非如理。于其如理,不能如實知是如理。于先所受隨順欲貪可意諸法,不正作意,起欲尋思;堅著不舍,不棄不吐。于隨順恚不可意法,起恚尋思;于隨順害不可意法,起害尋思。余如前說。諸有智者、于其如理,能如實知此是如理。于非如理,能如實知此非如理。于先所受如前所說差別諸法,或不追憶;或正思惟;或不失念。于彼所緣,不起欲尋;乃至害尋。設複生起;而不堅著。廣說如前。故能解脫第叁隨煩惱。又諸愚夫、于根護功德,不如實知。不護過患,不如實知。于現在世現前別境,發生愛恚,雜染其心。于諸可意色等境界,希慕欲見。于不可愛色等境界,心生厭逆。于可意境,心生希慕;是名爲貪。懷此貪者、若彼境界變壞之時;心便下戚。是名爲憂。諸有智者、一切道理、當知皆悉與此相違。故能解脫第四隨煩惱。又諸愚夫、于諸貪欲不正法中,不能如實知其過患。常爲余四悭所漂溺。複起法悭。諸有智者、于彼過患,能如實知。于余四悭,尚不生起。設起;尋舍。終不堅著。況起法悭。彼既如是遠離法悭;若遇樂法補特伽羅;卽爲宣說大師所說素怛纜毗奈耶摩怛理迦相應聖教,令其受持;廣爲無間分別開示,終不隱秘。故能解脫第五隨煩惱。是名苾刍成就第一解脫隨煩惱支。 - 朱芾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