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一)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着般若波罗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以上合称五种菩提。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大乘义章卷十八区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
据往生净土论载,远离:(一)执着自我,(二)不欲令一切众生得安稳,(三)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称为三远离心或三种离菩提障。同书又列举三清净心:(一)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染清净心),(二)除众生苦而令其安乐(安清净心),(三)令众生赴菩提而予其永远之乐(乐清净心)。是为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之心。以上皆须依赖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门始可令远离或生起。
又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菩萨地持经卷三无上菩提品、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菩提心经卷一、旧华严经卷三十八、卷五十二、新华严经卷七十、维摩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一、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四十四、成唯识论卷一]
(二)即唐代时来华之菩提仙那。(参阅“菩提仙那”5205)
(术语)Bodhi,旧译为道,新译为觉。道者通义,觉者觉悟之义。然所通所觉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槃,断烦恼障而证涅槃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为之诸法,断所知障而知诸法之一切种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于此二者,故谓之大菩提。智度论四曰:“菩提名诸佛道。”同四十四曰:“菩提,秦言无上智慧。”注维摩经曰:“肇曰: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无言以译之。菩提者,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止观一曰:“菩提者,天竺音也,此方称道。”大乘义章十八曰:“菩提胡语,此翻名道。果德圆通,名之为道。”安乐集上曰:“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菩提,此翻为觉。觉法性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
华译为觉,是指能觉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漏尽人的智慧。 - 陈义孝编
瑜伽三十八卷一页云:云何菩提?谓略说、二断二智、是名菩提。二断者:一、烦恼障断。二、所知障断。二智者:一、烦恼障断故;毕竟离垢、一切烦恼不随缚智。二、所知障断故;于一切所知、无碍无障智。 - 朱芾煌
肇师云: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无言以译之。后代诸师,皆译为道,以大论翻为佛道故。今问:如周易曰: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此则儒宗仁义为道。庄子曰: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此则道家以虚无为道。今释氏宗以何为道?答曰:般舟经云:诸佛从心得解脱,心者清净名无垢,五道鲜洁不受色,有解此者大道成。是知吾教以心为道,心乃自性清净心也。其体湛寂,其性灵照,无名无相,绝有绝无;心不能思,口不能议,褒美称为第一义谛。或者问曰:如净名云: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今安以心而为道耶?答:究乎菩提非身心者,如肇师云:无为之道,岂可以身心而得乎?故度一切佛境界经云:菩提者,不可以身觉,不可以心觉。何以故?身是无知,如草木故;心者虚诳,不真实故。是故菩提非身心也。然净名中却云: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者。天台释云:今观众生心行,入本性清净智。穷众生心源者,即显诸佛解脱之果。如劝求水,不得离冰,寒虽结水成冰,暖则释冰为水。故华严云:若能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凡夫由昧心源,故随妄念。能于妄念深照性空,名解大道。故华严云:体解大道,发无上心,此心智发,能为佛母,号曰智度。是故智度亦名大道。故大论云:智度大道佛善来,如用此智修习万行,其所修法亦名大道。故法华云:为灭谛故,修行于道。由道是心,其性虚通,遍一切法,无非是道。如金色女问文殊:云何谓为道?答曰:汝则为道。又喜根云:淫欲即是道,恚痴亦复然。如此三事中,无量诸佛道。今问:淫事秽污,佛道清净。安指秽事,名为净道?答:观淫怒痴,相同水月,了染净体,性如虚空。遇顺无著,逢违不嗔,于恶境界,得解脱门。乃行非道,通达佛道。是名无碍人,一道出生死。若起凡见,成地狱业。如热金圆,取必烧手。如是无为,名道人也。 - 宋·普润法云
梵语bodhi,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的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的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大智度论》卷四曰:“菩提名诸佛道”。卷四十四曰:“菩提,秦言无上智慧。”这是照见法性——真如的最高真理的智慧。 - 于凌波居士著
为音译,义译为「觉」,指解脱者的证悟。 - 庄春江居士编
华译为觉道,觉就是觉悟,道就是佛道,觉悟佛道的正智,叫做菩提。
- 梵心居士编
指佛菩提。又称无上菩提、佛果菩提。相对于声闻、缘觉之菩提而言。成唯识论卷一(大三一·一上):“由断碍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
(术语)佛之菩提,对于声闻缘觉之菩提,谓之大菩提。何则。二乘之无漏。为菩提而非大。佛之无漏慧。乃为菩提而大也。唯识论一曰:“由断碍解所知障得大菩提。”法华论曰:“菩提有三种:一声闻菩提,二缘觉菩提,三无上菩提。”无上菩提即佛果菩提也,今指之为佛菩提。
伟大的正觉。菩提即正觉的意思。声闻缘觉菩萨都有菩提但不大,唯有佛的智慧伟大而圆满,故名大菩提。 - 陈义孝编
如大菩提五相中说。
二解 无性释一卷八页云:亦觉亦大,故名大菩提。或觉大性故,名大菩提。此大菩提,智断殊胜,以为自相。如说烦恼所知障断,由彼断故,获得无垢无罣碍智。如是四种,总名菩提。 - 朱芾煌
菩提意译为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的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的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菩提,即大菩提。指佛菩提相对于声闻、缘觉的菩提而言。《成唯识论》卷一云:“由断碍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 - 于凌波居士著
伟大的正觉,菩提即正觉的意思。声闻、缘觉、菩萨都有菩提但不大,唯有佛的智慧伟大而圆满,故名大菩提。
- 梵心居士编
即指一佛乘。意即令悟无上菩提佛果之经藏。菩提为佛果之名,一佛乘为佛因、佛果之法,阐说此法之教藏,称为菩提藏。[胜鬘经、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般舟赞甄解(柔远)]
(杂名)菩提道场也。华严经一曰:“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
梵语bodhyan%ga,巴利语 bodhipakkhiya。又作觉支、觉分。分,支分、因之义。菩提分广义之解释泛指追求智慧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即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菩提分):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以此三十七法皆顺趣菩提,故皆称菩提分法。狭义则仅指三十七道品中之七觉支(七菩提分),即:(一)念觉支,心中明白,常念于禅定与智慧。(二)择法觉支,依智慧能选择真法,舍弃虚伪法。(三)精进觉支,精勤于正法而不懈。(四)喜觉支,得正法而喜悦。(五)轻安觉支,指身心轻快安稳。(六)定觉支,入禅定而心不散乱。(七)舍觉支,心无偏颇,不执着而保持平衡。[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大乘义章卷十六](参阅“七觉支”125、“三十七道品”506)
(术语)Bodhya&ndotabv;ga,总为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八正三十七道品之名,别为三十七道品中七觉支之名。分者支分之义,七种或三十七科之道行支分,故名分。又分者因之义,七种或三十七科之道行,皆顺趣菩提,故名菩提分。阿弥陀经曰:“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俱舍论二十五曰:“道亦名为菩提分法。(中略)三十七法顺趣菩提,是故皆名菩提分法。”大乘义章十六曰:“言道品者,经中亦名为菩提分,亦名觉支。”仁王经上曰:“修习无边菩提分法。”同良贲疏上一曰:“菩提分法者,菩提云觉,正是所求。分者因也,亦支分义。三十七法顺趣菩提,菩提之分名菩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