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訪問繁體版(BIG5)

佛教词典在线查询

共在16本字典中找到 334 条与“菩提”相关的内容
以下是全部词典的查询结果:
提示:搜索结果中包含208个词条内容,为节省您的时间,你可以先看词条再看内容解释。 显示词条列表▼
菩提 大菩提 菩提藏 菩提场 菩提分 菩提会 菩提讲 菩提经 菩提乐 菩提门 菩提树 菩提水 菩提寺 菩提所 菩提心 菩提子 三菩提 五菩提 须菩提 阿耨菩提 成菩提心 出到菩提 达磨菩提 大菩提心 大菩提幢 独觉菩提 顿证菩提 发菩提心 方便菩提 后生菩提 即身菩提 净菩提心 明心菩提 菩提达摩 菩提达磨 菩提道场 菩提分法 菩提分品 菩提分修 菩提伽耶 菩提金刚 菩提流支 菩提流志 菩提萨埵 菩提树神 菩提索多 菩提仙那 菩提心戒 菩提心经 菩提心论 菩提心义 菩提行经 菩提智魔 七菩提宝 七菩提分 趣三菩提 三佛菩提 三菩提乐 三身菩提 三须菩提 三种菩提 上求菩提 声闻菩提 实智菩提 天须菩提 无上菩提 无相菩提 五种菩提 须菩提品 一乘菩提 缘觉菩提 真性菩提 证大菩提 诸佛菩提 跋曰罗菩提 钵罗笈菩提 成菩提补阙 大菩提五相 大菩提自性 端美三菩提 恶性须菩提 二种菩提心 发菩提心论 烦恼即菩提 净菩提心地 净菩提心观 净菩提心门 烂熟须菩提 摩地菩提心 摩诃菩提会 菩提场经法 菩提道灯论 菩提法智魔 菩提分别障 菩提鹘露支 菩提心观释 菩提有三障 菩提资粮论 入菩提行论 三藐三菩提 三种菩提心 胜义菩提心 退菩提声闻 五法退菩提 五种大菩提 须菩提尊者 应化佛菩提 缘理菩提心 缘事菩提心 真净菩提心 出生菩提心经 广释菩提心论 回向菩提声闻 金刚菩提三藏 菩提场庄严经 菩提道次第论 菩提分法择摄 菩提七种最胜 菩提五种分别 菩提心离相论 三摩地菩提心 三十七菩提分 三种发菩提心 三种离菩提障 声闻回向菩提 受菩提心戒仪 授发菩提心戒 四法不得菩提 四缘发菩提心 文殊问菩提经 无上正等菩提 诸佛无上菩提 转烦恼依菩提 庄严菩提心经 自力大菩提心 发正等菩提心品 共发菩提心授记 回向大菩提精进 决定正向三菩提 摩诃菩提僧伽蓝 菩提分法所缘相 菩提萨埵与佛陀 三十七菩提分法 未发菩提心授记 无上菩提誓愿证 行愿胜义菩提心 宝授菩萨菩提行经 初祖菩提达磨大师 多修空住速证菩提 发菩提心堕于决定 发菩提心破诸魔经 发心能为菩提根本 金刚顶发菩提心论 摩诃菩提质帝萨埵 菩提分法七位次第 菩提分法五门建立 菩提萨埵摩诃萨埵 菩提正道菩提戒论 三十七种菩提分法 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文殊师利问菩提经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发菩提心论(二卷) 菩萨修三十七菩提分 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经 菩提福藏法化三昧经 菩提资粮论(六卷) 毗卢遮那如来菩提心赞 三十七种菩提分法修习 四缘能令菩萨退菩提心 文殊师利发菩提心愿文 诸阿罗汉不皆回向菩提 贯穿法现观回向大菩提性 回向菩提声闻是不定种姓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菩提道次第传灯法师列传 若知牢狱苦,便发菩提心 广释菩提心论(一二同卷) 女身不能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菩提行经(四卷今作二卷) 圣者文殊师利发菩提心愿文 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经(一卷) 回向菩提声闻由增寿行而证菩提 不还果已得未得菩提分等诸功德法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五卷) 勤修止观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声闻唯住有余依涅盘界中回向菩提 无上正等菩提依瞻部洲百年位身等 一来果已得未得菩提分等诸功德法 一切如来普贤摩诃菩提萨埵三昧耶 预流果已得未得菩提分等诸功德法 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上下合卷) 菩提伽耶(Buddhagaya) 四法令在家出家二分菩萨速证无上菩提 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 受菩提心戒仪(普贤瑜伽金刚阿阇梨集) 菩提达摩(Bodhidharma ?~536) 菩提流支(Bodhiruci 约5~6世纪间) 菩提流志(唐洛京长寿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菩提达摩(齐邺下南天竺僧)[《续高僧传》卷十六] 束草师(唐京兆菩提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二卷 一名伽耶山顶经论) 一切如来摩诃菩提金刚坚牢不空最胜成就种种事业三昧 摩诃菩提会(Maha Bodhi Society) 南谟阿梨耶婆卢枳帝烁钵罗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 菩提流支(魏南台永宁寺北天竺沙门)[《续高僧传》卷一] 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亦名瑜伽总持教门说菩提心观行修持仪) 三十七菩提分(saptatrimsadbodhi-paksika-dharmah) ▲ 收起
当前显示“摩诃菩提僧伽蓝”的词条结果 显示所有
佛学大词典 【1】摩诃菩提僧伽蓝

  梵名Maha^=bodhi  -san%gha^ra^ma  ,巴利名同。又作大觉寺、大菩提寺。位于印度摩揭陀国菩提树园之北门外。乃四世纪时锡兰王所建之寺,由锡兰远游印度巡礼圣迹者,必经此僧伽蓝。唐代玄奘西游之际,有僧徒约千人住此,学习上座部法。大唐西域记卷八(大五一·九一八中):“庭宇六院,观阁三层,周堵垣墙高三、四丈,极工人之妙,穷丹青之饰。(中略)诸窣堵波高广妙饰,中有如来舍利。”又求法高僧传卷上(大五一·五中):“此寺初基才余方堵,其后代国王苗裔相承,造制宏壮,则赡部洲中当今无以加也。”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2】摩诃菩提僧伽蓝

  (寺名)Mah&amacron;bodhisamgh&amacron;r&amacron;ma,译曰大觉寺。在摩竭陀国菩提树园之北门外。锡兰王所建。西域记八曰:“菩提树北门外,摩诃菩提僧伽蓝,其先僧伽罗国王之所建也。庭宇六院,观阁三层,周堵垣墙,高三四丈。极工人之妙,穷丹青之饰。”法显传曰:“于阿育王塔边造摩诃菩提僧伽蓝甚严丽。”求法高僧传上曰:“金刚座大觉寺,即僧诃罗国王所造。此寺初基才余方堵,其后代国王苗裔相承。造制宏壮,则赡部洲中当今无以加也。”

法相辞典 【3】摩诃菩提僧伽蓝

西域记八卷二十八页云:菩提树北门外摩诃菩提僧伽蓝,其先僧伽罗国王之所建也。庭宇六院,观阁三层。周堵垣墙,高三四丈。极工人之妙穷丹青之饰。至于佛像,铸以金银。凡厥庄严,厕以珍宝。诸窣堵波,高广妙饰。中有如来舍利,其骨舍利,大如手指节,光润鲜白,皎彻中外。其肉舍利,如大真珠,色带红缥。每岁至如来大神变月满之日。出示众人。(卽印度十二月三十日。当此正月十五日也。)此时也。或放光,或雨华。僧徒减千人,习学大乘上座部法。律仪清肃,戒行贞明。昔者南海僧伽罗国,其王淳信佛法,发自天然。有族弟出家,想佛圣迹。远游印度,寓诸伽蓝,咸轻边鄙。于是返迹本国。王躬远迎,沙门悲哽,若不能言。王曰:将何所负,若此殷懮。沙门曰:我凭恃国威,游方问道。羁旅异域,载罹寒暑。动遭陵辱,语见讥诮。负斯懮耻,讵得欢心。王曰:若是者,何谓也?曰:诚愿大王,福田为意。于诸印度,建立伽蓝。既旌圣迹;又擅高名。福资先王,恩及后嗣。曰:斯事甚美,闻之何晚。于是以国中重宝,献印度王。王既纳贡;义存怀远。谓使臣曰:我今将何持报来命。使臣曰:僧伽罗王,稽首印度大吉祥王。大王威德远振,惠泽遐被,下土沙门,钦风慕化,敢游上国,展敬圣迹。寓诸伽蓝,莫之见馆。艰辛已极,蒙耻而归。窃图远谋,贻范来叶。于诸印度,建一伽蓝。使客游乞士,息肩有所。两国交欢,行人无替。王曰:如来潜化,遗风斯在。圣迹之所,任取一焉。使者奉辞报命,群臣拜贺。遂乃集诸沙门,评议建立。沙门曰:菩提树者:去来诸佛,咸此证圣。考之异议,无出此谋。于是舍国珍宝,建此伽蓝。以其国僧,而修供养。乃刻铜为记曰:夫周给无私,诸佛至教。慧济有缘,先圣明训。今我小子,丕承王业,式建伽蓝。用旌圣迹,福资祖考,惠被黎元。唯我国僧而得自在。及有国人,亦同僧例。传之后嗣,永永无穷。故此伽蓝,多执师子国僧也。 - 朱芾煌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