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3本字典中找到 15 條與「融通」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查詢結果:
佛學大詞典 【1】融通

  融會通達而了無滯礙。與相即相入同義。圜悟佛果禅師語錄卷十四(大四七·七七五下):“德山棒、臨濟喝,皆徹證無生,透頂透底,融通自在。”[摩诃止觀卷七]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融通

  (術語)彼此混同而無差別曰融,通達無礙曰通。止觀七曰:“今有十意融通佛法。”

佛學常見辭彙 【3】融通

  和洽的意思。 - 陳義孝編

佛學大詞典 【4】法性融通

謂法性之理圓融于諸現象中。爲“緣起相由”之對稱。此二門爲華嚴教義之二大根本。法性融通旨在說明理事無礙之義。華嚴經旨歸(大四五·五九五中):“法性融通力故者,謂若唯約事相,互相礙不可則入;若唯約理性,則唯一味不可則入。今則理事融通,具斯無礙。(中略)又不思議品雲:“一切諸佛于一一微塵中,示現一切世界微塵等佛刹種種莊嚴。(中略)而微塵不大,世界不小,決定了知安住法界。”解雲:此中文意,明此大小之事同是安住理法界,故令彼能依事法大小相在無障礙也。”(參閱“緣起相由”6128)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5】融通念佛

  (術語)日本良忍所弘通之念佛也。謂我念佛之功德,融通于一切人,一切人念佛之功德,融通于我。且念佛之功德,融通于一切行,一切行之功德,融通于念佛之一行,一切之功德,于此圓滿,而往生淨土也。見融通圓門章。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6】融通淘汰

  (術語)臺家所立五時中,般若部之意也。般若與一切之法皆爲大乘融會,故曰融通。以空智之水,遣蕩小乘之執情,故曰淘汰。四教儀集注上曰:“般若會一切法皆摩诃衍,故曰融通。以空慧水蕩其執情,故曰淘汰。”

佛學大詞典 【7】融通妄想

  即想陰、想蘊。爲五妄想之一。衆生之色身爲實質,念慮爲虛情,虛實迥異,而能相使相應,系由想融合之故。又心生虛想,形取實物,其心、形異用而能相應者,系由想互通之故。此心、境相隨而無間斷,皆屬妄想,故謂爲融通妄想。(參閱“五妄想”1075)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8】融通妄想

  (術語)見五妄想條。

佛學大詞典 【9】轉教融通

  表示天臺宗五時判教中第四般若時特征之用語。全稱轉教付財融通淘汰。語出谛觀之天臺四教儀。于般若會座,須菩提等聲聞蒙佛力加被,代佛爲菩薩演說般若法門,稱爲轉教。融通,即融會無礙之意,謂般若法門說一切法皆摩诃衍(大乘),大小融會,無二無別。如斯般若時有轉教融通之事;喻顯佛意者,爲付財、淘汰之語。付財一語取意自法華經信解品,即聲聞轉教顯佛意,乃大乘法財付與聲聞,恰如長者將家財委付窮子。但般若之大乘妙理,原非聲聞人所知,佛加被之,令其爲菩薩衆演說,故信解品謂(大九·一七中):“領知衆物,(中略)而無悕取一餐之意。”淘汰,乃洗清穢物之意。即第叁方等時四教並說,生大小各別之情執,故于般若時示大小融通之法門,拂卻其情執。此恰如以淨水洗滌物之穢垢,即所謂般若之“法開會”。[大品般若經卷二“叁假品”、卷七無生品、大智度論卷四十一、法華經文句卷六下、天臺八教大意、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十之二、天臺四教儀集注卷上、四教集解卷上]

佛學大詞典 【10】融通念佛宗

  爲日本十叁宗之一。全稱融通大念佛宗。略稱大念佛宗。宗祖爲聖應大師良忍。良忍于永久五年(1117),倡十界一念、自他融通之念佛。謂一人念佛之功德,融通于一切人,一切人念佛之功德,亦融通于一人。且念佛一行通于一切萬行,一切萬行具于念佛一行,故一切功德,于此圓滿,得往生淨土。明治七年(1874),公布宗名,以大阪市之大念佛寺爲總本山。[本朝高僧傳卷五十一]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1】融通念佛宗

  (流派)日本良忍師感無量壽佛現身相授與融通念佛曰:一人一切人,一切人一人。一行一切行,一切行一行。是名他力往生。十界一念,融通念佛,億百萬遍,功德圓滿。後毗沙門天王現身曰:師蒙佛授,何不弘融通念佛耶?師曰:何謂也?天王曰:回所我唱,融通于衆人;衆人所唱,融攝于我;是融通念佛也。其功喻獨稱不可勝計。師自是創融通念佛宗。本宗之教義,念佛一行,頂受于無量壽佛,圓融妙理。相承于華嚴天臺,開一因一果之妙義。故選取念佛,依淨土叁經。敷揚圓理,依華嚴法華也。圓門章曰:“敷揚圓理,則直據雜法。”(雜法者華嚴經也)。又曰:“宗祖正依華嚴法華。”

佛學大詞典 【12】融通圓門章

  全一卷。日本融通念佛宗第四十六代大通融觀著。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四冊。敘述宗祖良忍開創融通念佛之因緣,並解釋宗名,闡述宗義,爲該宗之根本聖典。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3】融通圓門章

  (書名)一卷,日本融通念佛宗大通融觀著。分十門,辯宗義之要領。

佛學大詞典 【14】融通念佛緣起

  凡二卷。日本南北朝時良鎮撰。又作融通緣起、融通大念佛緣起。主要敘述融通念佛宗宗祖良忍之傳記及宗義要領,兼有圖繪。乃該宗布教所用。現存之模本有二種:(一)嵯峨清涼寺本,傳說系自應永二十一年(1414)起叁十年間所製作,詞爲後小松天皇、足利義持等公卿、將軍所作,圖畫成于行廣、行秀、光國、寂濟、永春等人之筆。(二)禅林寺本,寬正四年(1463)土佐光信依清涼寺本所畫,詞爲後花園天皇以下諸將軍所作。[日本印書考卷二、日本國寶全集第叁十二輯]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5】融通念佛緣起

  (書名)二卷,日本大通撰。明融通念佛之宗義。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