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訪問繁體版(BIG5)

佛教词典在线查询

共在5本字典中找到 77 条与“行相”相关的内容
以下是全部词典的查询结果:
提示:搜索结果中包含58个词条内容,为节省您的时间,你可以先看词条再看内容解释。 显示词条列表▼
当前显示“三转十二行相”的词条结果 显示所有
佛学大词典 【1】三转十二行相

  梵语tri-parivarta-dva^das/a^ka^ra-dharma-cakra-pravartana。又作当三转四轮十二行法轮、四谛法轮三会十二转说、三转十二行法轮。指世尊三转四谛之法轮,每一转各具四行相,故有十二行相。三转者,四谛各有示相转(肯定四谛,说此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劝相转(说此苦谛应知,集谛应断,灭谛应证,道谛应修)、证相转(说苦谛已知,集谛已断,灭谛已证,道谛已修)。此三转各具眼(梵caks!us  )、智(梵jn~a^na  )、明(梵vidya^  )、觉(梵buddhi  )等四行相,或三周循历四圣谛,故称十二行相。据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九载,眼智明觉有两义:(一)眼,即法智忍;智,即诸法智;明,即诸类智忍;觉,即诸类智。(二)眼,观见之义;智,决断之义;明,照了之义;觉,警察之义。

  于每一谛中,皆有三转十二行相,故四谛合之,共有十二转四十八行相。如以苦谛言之,谓“此是苦”,为示相转;谓“应遍知此苦”,为劝相转;谓“已遍知此苦”,为证相转。此三转依次可配于见道、修道、无学道;如是一一而转,每一转皆各具眼、智、明、觉等四行相,故于一苦谛即有三转十二行相。[杂阿含经卷十五、四分律卷三十二、俱舍论卷二十四、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五、法华经玄赞卷四、俱舍论光记卷二十四](参阅“转法轮”6619)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2】三转十二行相

  (术语)见三转法轮条。

法相辞典 【3】三转十二行相

俱舍论二十四卷十八页云:云何三转十二行相?此苦圣谛,此应遍知,此已遍知,是名三转,卽于如是一一转时,别别发生眼智明觉;说此名曰十二行相。如是三转十二行相,谛谛皆有;然数等故,但说三转十二行相。如说二法七处善等。由此三转,如次显示见道修道无学道三。 - 朱芾煌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