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4本字典中找到 6 條與「財施」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查詢結果:
佛學大詞典 【1】財施

  叁施之一。“法施”之對稱。不犯他人財物,且以己財,如衣服、飲食、田宅、珍寶等物質施與他人。(參閱“叁施”580、“布施”1901)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財施

  (術語)叁施之一。以衣服飲食田宅珍寶等施與他也。

佛學常見辭彙 【3】財施

  叁施之一,即以財物救濟他人,其中有內財與外財的分別,外財是金銀、財寶、衣服、飲食、田地、房屋、妻妾、兒女、奴婢、牲畜等身外之物;內財是頭目、皮骨、牙發、唇舌、手足、腦髓等我們身體上的東西。 - 陳義孝編

法相辭典 【4】財施

  瑜伽叁十九卷十八頁雲:財施者:謂以上妙清淨如法財物、而行惠施;調伏悭悋垢而行惠施;調伏積藏垢而行惠施。調伏悭悋垢者:謂舍財物執著。調伏積藏垢者:謂舍受用執著。
  二解  無性釋七卷十一頁雲:言財施者,謂無染心、舍資生具。又雲:爲欲資益他身。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5】法施勝于財施

  瑜伽七十卷十叁頁雲:複次由五因緣,于諸財施,法施爲勝。一者、財施,于他身中,發起惡行。法施,決定起諸善行。二者、財施,于他身中,發起煩惱。法施,能令對治煩惱。叁者、財施,于他身中,無間引發有罪安樂。法施,能令無間引發無罪安樂。四者、財施,若佛現世,若不現世,易可獲得。法施,若無諸佛現世,難可獲得。五者、財施,施而有盡。法施,施而無盡。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6】財施法施有有罪無罪差別

  瑜伽七十五卷四頁雲:複次若有出家菩薩、除叁衣外所有長物,佛所聽畜,身所受用,順樂安住;若故思擇,施來求者;當知無罪。若顧善品、非悭貪障、而不施者;亦無有罪。諸有葉紙已書正法,有嬰兒慧衆生來乞,若施與之;當知有罪。若勸他施;亦名有罪。除作是心,我今惠彼,欲試其人、于甚深法,堪受持不;能信解不。如是無罪。若以葉紙書似正法、及外道論、或先已書、授彼信解衆生手中,或勸他與;當知有罪。菩薩唯應勸彼棄舍手中異論;或令書寫諸佛聖教。或自欲知彼不堅實,不應開示。或有葉紙、猶未書寫;有來求乞,爾時菩薩、應問彼言:汝今何用如是物爲?爲彼若答言:我欲轉賣,以充食用。若此葉紙、爲書正法;則不應與。有財物者、應施價直。若無價直;二俱不與,亦無有罪。彼若答言:我求此物、爲書正法。卽以葉紙、應施與之。仍告彼言:隨意受用。彼若欲書下劣典籍;不與、無罪。如書下劣,書等、亦爾。若欲書寫最勝經典,不施與者,當知有罪。 - 朱芾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