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阿兰若法菩提场。即指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伽耶城南菩提树下之金刚座,为释尊成道之处。略称寂灭场、寂场。此菩提树又称寂灭树、寂场树。华严经探玄记卷二谓,寂灭有四义:(一)障灭,谓“性灭”及“治灭”。(二)证灭,谓证悟寂灭之理故。(三)显其灭德,谓示现佛之十身及普贤等法。(四)益物成灭之故。然新华严经译为阿兰若法菩提场。华严经疏卷四释其字义谓,阿兰若,即寂静之义。菩提场者,菩提,即觉之义,谓能证悟大智圆明究竟之境;场,即证悟菩提之处。又历来之华严说法会座有“七处八会”之说,然智俨之华严经大义纲目、智顗之法华玄义卷一下等,皆以寂灭道场为华严之总会处。[法华玄义卷十上、卷十下、法华文句卷二上、卷九上、卷九下、华严游意、华严经略策]
(术语)化身佛证有余涅槃之道场也。如释尊在摩竭陀国迦耶山头尼连禅河边之菩提树下金刚座上是也。晋华严经一曰:“一时佛在摩竭陀国寂灭道场始成正觉。”
化身佛证有余涅槃的道场,如释尊在摩竭陀国伽耶山附近菩提迦耶菩提树下之金刚座是。 - 陈义孝编
化身佛证有余涅槃的道场,如释尊在摩竭陀国伽耶山附近菩提树下之金刚座是。
- 梵心居士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