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訪問繁體版(BIG5)

佛教词典在线查询

共在8本字典中找到 107 条与“道场”相关的内容
以下是全部词典的查询结果:
提示:搜索结果中包含92个词条内容,为节省您的时间,你可以先看词条再看内容解释。 显示词条列表▼
道场 道场观 道场神 道场树 道场寺 都道场 内道场 四道场 本命道场 慧日道场 寂灭道场 菩提道场 无缘道场 银地道场 镇国道场 不久诣道场 见道场树愿 密教道场观 至道场门观 慈悲道场忏法 道场法全禅师 道场法如禅师 道场慧琳禅师 道场慧颜禅师 道场慧印禅师 道场居慧禅师 道场明辩禅师 道场如讷禅师 道场有规禅师 镇护国家道场 螺蛳壳里做道场 炽盛光道场念诵仪 圆觉经道场修证仪 慈悲道场忏法(十卷) 炽盛光道场念诵仪(前有灵鉴序)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道场念诵仪轨 慧观(宋京师道场寺)[《高僧传》卷七] 法庄(宋京师道场寺)[《高僧传》卷十二] 宝儒(隋西京净影道场)[《续高僧传》卷十] 法彦(隋西京真寂道场)[《续高僧传》卷十] 法瓒(隋西京胜光道场)[《续高僧传》卷十] 法总(隋西京海觉道场)[《续高僧传》卷十] 慧藏(隋西京空观道场)[《续高僧传》卷九] 慧畅(隋西京净影道场)[《续高僧传》卷十] 慧越(隋慧日内道场)[《续高僧传》卷十七] 慧最(隋西京光明道场)[《续高僧传》卷十] 净愿(隋西京宝剎道场)[《续高僧传》卷十] 靖嵩(隋彭城崇圣道场)[《续高僧传》卷十] 僧朗(隋西京禅定道场)[《续高僧传》卷十] 智琳(隋丹阳仁孝道场)[《续高僧传》卷十] 智凝(隋西京禅定道场)[《续高僧传》卷十] 本济(隋西京慈门道场)[《续高僧传》卷十八] 辩义(隋西京日严道场)[《续高僧传》卷十一] 道庄(隋东都内慧日道场)[《续高僧传》卷九] 法澄(隋东都内慧日道场)[《续高僧传》卷九] 法纯(隋西京净住道场)[《续高僧传》卷十八] 法论(隋东都内慧日道场)[《续高僧传》卷九] 佛驮跋陀罗(晋京师道场寺)[《高僧传》卷二] 慧常(隋京师日严道场)[《续高僧传》卷三十] 慧海(隋西京静法道场)[《续高僧传》卷十一] 慧觉(隋江都慧日道场)[《续高僧传》卷十二] 慧瓒(隋西京禅定道场)[《续高僧传》卷十八] 靖玄(隋西京大禅定道场)[《续高僧传》卷十] 立身(隋东都慧日道场)[《续高僧传》卷三十] 灵璨(隋西京大禅定道场)[《续高僧传》卷十] 明舜(隋西京日严道场)[《续高僧传》卷十一] 僧粲(隋京师大兴善道场)[《续高僧传》卷九] 僧昙(隋西京大兴善道场)[《续高僧传》卷十] 僧渊(隋蜀郡福缘道场)[《续高僧传》卷十八] 善权(隋西京日严道场)[《续高僧传》卷三十] 昙迁(隋西京禅定道场)[《续高僧传》卷十八] 真慧(隋河东栖岩道场)[《续高僧传》卷十八] 智梵(隋西京禅定道场)[《续高僧传》卷十一] 智果(隋东都慧日道场)[《续高僧传》卷三十] 智矩(隋西京日严道场)[《续高僧传》卷十一] 智通(隋河东栖岩道场)[《续高僧传》卷十八] 智脱(隋东都内慧日道场)[《续高僧传》卷九] 道判(隋终南山龙池道场)[《续高僧传》卷十二] 法安(隋东都宝杨道场)[《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法进(隋益州响应山道场)[《续高僧传》卷十八] 慧欢(隋西京大禅定道场)[《续高僧传》卷十八] 敬脱(隋东都内慧日道场)[《续高僧传》卷十二] 静端(隋西京大禅定道场)[《续高僧传》卷十八] 灵干(隋西京大禅定道场)[《续高僧传》卷十二] 宁贲(唐吕后山道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僧照(隋终南山神田道场)[《续高僧传》卷十八] 童真(隋西京大禅定道场)[《续高僧传》卷十二] 觉朗(隋西京大禅定道场)[《续高僧传》卷二十一] 惟劲(后唐南岳般舟道场)[《宋高僧传》卷第十七]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经道场念诵仪轨(一卷 有慧灵序) 少康(唐睦州乌龙山净土道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彰-章+青]渊(隋终南山至相道场)[《续高僧传》卷十一] ▲ 收起
当前显示“慧海(隋西京静法道场)[《续高僧传》卷十一]”的词条结果 显示所有
历代名僧辞典 【1】慧海(隋西京静法道场)[《续高僧传》卷十一]

释慧海。姓张氏。河东虞乡人。久积闻熏早成慧力。年在童龀德类老成。所以涉猎儒门历览玄肆。虽未穷其章句。略以得其指归。乃曰。可以栖心养志者。其惟佛法乎。年至十四。遂落发染衣。为沙门大昭玄统昙延法师弟子也。流心宗匠观化群师。十八便讲涅盘。至于五行十德二净三点。文旨洞晓词采丰赡。既受具戒转厌嚣烦。屏迹山林专崇禅业。居于弘农之伏读山。会周武肆勃仁祠废毁。乃窜身避难奔齐入陈。戒品无亏法衣不舍。又采听摄论研穷至趣。大隋御宇方践京邑。帝姊城安长公主。有知人之鉴。钦其德望为立伽蓝。遂受以居之。今之静法寺是也。课业四部三学兼弘。门徒济济于今传美。末爱复位行不好讲说。缄默自修唯道是务。而无恃声望不言加饰。直心道场于斯人矣。仁寿已前。文帝频颁玺书分布舍利每感异祥。恒有延誉之美。故感应传云。初海造塔于定州恒岳寺。塔基之左有滢。名曰龙渊。其水不流深湛悬岸。及将安置即扬涛。沸涌激注通于川陆。父老传云。此水流竭不定。但有善事相投。必即泄流奔注。其征感如此类也。后又送舍利于熊州十善寺。有人[恋-心+足]躄及痼疾者积数十年。闻舍利初到。舆来礼忏心既殷至。忽便差损轻健而归久值亢旱飞尘天塞。又感甘泽地如油涂。日朗空清来苏数万。大业二年五月二十七日卒于本寺。春秋五十有七。初病极命诸徒曰。吾闻上栋下宇生民之偓龊。外椁棺内世界之萦羁。既累形骸于桎梏亦碍生世于大患。岂揖礼义于嚣尘。卜宅葬于烦饰者也。宜宗薄葬用嗣先尘贻诸有类矣。弟子钦崇德范。收骨而建塔于终南之峰。即至相之前岭也。刻石立铭树于塔所。自海之立寺。情务护持勤摄僧伦延迎宾客。凶年拯及振名京邑云尔。 - 顾伟康编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