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菩提;果,涅槃。由菩提之道而證涅槃之果,故稱道果。法華經藥草喻品(大九·二○中):“漸次修行,皆得道果。”
(術語)道爲菩提,果爲涅槃,涅槃由菩提之道而證,故曰果。法華經藥草喻品曰:“漸次修行,皆得道果。”四十二章經曰:“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
證道得果。道是菩提;果是涅槃。 - 陳義孝編
參見(梁_慧晈)《高僧傳·法期傳》。 - 顧偉康編
證道得果。道是菩提,果是涅槃。
- 梵心居士編
西藏佛教薩迦派之主要教義。又作道果法。認爲修法者若斷除一切煩惱,即可證得一切智,而達于涅槃境界之果。其修行之次第,修法者先抛除非福(即惡業、壞事),專心于善業,如此來世即可進入叁善趣(天、人、阿修羅)。如升入叁善趣而仍未脫離輪回者,尚須斷除我執,方可超脫。爲此,故須苦修,以體悟人身與宇宙皆非實有,一切皆空,斷除一切見,方能真正領悟佛法,獲得解脫之果。
如真實究竟解脫,有二種前行法中說。 - 朱芾煌
瑜伽二十六卷十一頁雲:雲何由道果差別建立補特伽羅?謂行四向、及住四果。行四向者:一、預流果向補特伽羅,二、一來果向補特伽羅。叁、不還果向補特伽羅,四、阿羅漢果向補特伽羅。住四果者:一、預流果,二、一來果,叁、不還果,四、阿羅漢果。若于向道轉;彼名行向者。由向道故;建立四種補特伽羅。若得沙門果;彼名住果者。由道果故;建立四種補特伽羅。如是名爲由道果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 朱芾煌
瑜伽九十一卷二十頁雲:複次由八種相,當知總攝後有菩薩諸正行道,及以道果;勝聲聞乘,爲無有上。何等爲八?謂哀愍故。內勇悍故。谛察法忍,性現前故。能出離故。自內發起觀谛行故。廣大善修世間正見,現在前故。由獲無漏菩提分法,得清淨故。由善清淨修覺分俱,進修無上純淨修道;依止六處,修習圓滿;獲得六種最勝無上圓滿德故。如彼卷二十頁至二十四頁廣說。 - 朱芾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