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道爲化道,謂教化他也。觀爲空觀,謂自觀空理也。自住于空理而向他行化道,謂爲道觀雙流。是菩薩之正行也。止觀六曰:“菩薩者,福慧深利,道觀雙流。”四教儀集注下曰:“道觀雙流者,道謂化道,觀謂空觀,帶空出假,故曰雙流。”金光明文句五曰:“通教八地,別教十回向,圓教亦在初住,皆是道觀雙流,自他俱益之位也。”同記曰:“道謂外化,觀謂內行。”
道是化道,教化他人的意思,觀是空觀,即觀察萬法性空的道理。自己安住于空的道理而又向他人勸說教化,叫做道觀雙流。 - 陳義孝編
道是化道,教化他人的意思。觀是空觀,即觀萬法性空的道理。自已安住於空的道理而又向他人勸說教化,叫道觀雙流。
- 梵心居士編
北周武帝建德叁年(574)五月,廢佛道二教,爲培養保存二教根本義之人士,遂置通道觀。因二教已遭廢毀,乃由還俗僧侶道士之中選出優秀人才爲通道觀學士,著衣冠笏履,講老莊周易,兼亦鑽研佛經。佛教僧侶中爲通道觀學士者有普曠、任道林、彥琮等。于建德七年武帝崩時,通道觀仍存,何時廢止則不確知。[續高僧傳卷二十叁道安傳、大唐內典錄卷五、周書卷五武帝紀、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十四章(湯用彤)]
又作中道第一義谛觀,爲天臺叁觀之一。即觀中谛之理,以斷無明之惑。[成實論卷十五止觀品、俱舍論卷二十八](參閱“叁觀”706)
(術語)天臺叁觀之一。觀中谛之理而斷無明之惑也。四教儀曰:“從此用中道觀,破一分無明,顯一分叁德。”
觀想中正不偏之理的觀法,爲天臺叁觀之一。 - 陳義孝編
觀想中正不偏之理的觀法。
- 梵心居士編
爲天臺宗所立通教十地之中第九地菩薩所修行之相。道,指教化他人之化道;觀,乃自觀空理之觀法。利他之化道與自利之觀法同時並行,稱爲道觀雙流。通教十地之中,于八地或八地以前之菩薩尚無法行“自行化他”之法,自第九地以上始得自在無礙,成就空觀,破除見、思二惑,我、法二執俱忘,以假觀而洞照緣生之差別,並達于化他無礙之境。法華經玄義卷四下(大叁叁·七叁○上):“九菩薩地位者,從空入假,道觀雙流,深觀二谛,進斷習氣,色、心無知,得法眼、道種智,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衆生。學佛十力、四無所畏,斷習氣將盡也。”[天臺四教儀、法華玄義釋簽卷四上]
(術語)自修空觀,同時出假觀,化道衆生也。
見道觀條。 - 陳義孝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