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五見之一。或斷見或常見偏于一邊之惡見,謂之邊見。又起身見,其後邊所起斷常之惡見,名爲邊見。見五見條。
五見之一,即遍于一邊的惡見。如有人固執人死之後爲斷滅,沒有後世,叫做斷見或無見。又有人固執人死之後仍是爲人,豬馬牛羊死後仍是爲豬馬牛羊,叫做常見或有見。這些執斷執常的見解,都遍于一邊,不合中道,故名邊見。 - 陳義孝編
五見之一,十隨眠之一。五見之首爲身見——即我見:有了我見,即計度我爲死後常住不滅者,或計度我爲死後斷滅者,此即佛教所破斥的常見或斷見。《成唯識論》曰:“二邊執見,謂即于彼隨執斷、常,障處中行,出離爲業。” - 于淩波居士著
極端(而錯誤)的見解,指「常見」與「斷見」。 - 莊春江居士編
成唯識論六卷十頁雲:邊執見中,通俱生者;有義、唯斷。常見相粗;惡友等力,方引生故。瑜伽等說:何邊執見、是俱生耶?謂斷見攝。學現觀者、起如是怖:今者我我、何所在耶。故禽獸等、若遇違緣;皆恐我斷而起驚怖。有義、彼論依粗相說。理實俱生亦通常見。謂禽獸等、執我常存,熾然聚集長時資具。故顯揚等諸論皆說于五取蘊執斷計常,或是俱生,或分別起。 - 朱芾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