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6本字典中找到 37 條與「那伽」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查詢結果:
提示:搜索結果中包含29個詞條內容,為節省您的時間,你可以先看詞條再看內容解釋。 顯示詞條列表▼
佛學大詞典 【1】那伽

  梵語na^ga  之音譯。(一)意譯龍、象、無罪、不來。稱佛或阿羅漢爲摩诃那伽,喻其有大力用。據玄應音義卷二十叁載,那伽有叁義:(一)龍,(二)象,(叁)不來。孔雀經稱佛爲那伽,由佛不更來生死之故。大智度論卷叁(大二五·八一中):“摩诃言大,那名無,伽名罪。阿羅漢諸煩惱斷,以是故名大無罪。”又佛之禅定,稱爲那伽定,或那伽大定。俱舍論卷十叁(大二九·七二上):“有余部說,諸佛世尊常在定故。心唯是善,無無記心,故契經說:“那伽行在定,那伽住在定,那伽坐在定,那伽臥在定。””准此,那伽,亦謂“常在定”之義。(參閱“龍象”6392)

  (二)即彌勒成道時之菩提樹。又作龍華樹、龍華菩提樹。(參閱“龍華樹”6391)

  (叁)印度自古以來之種族。非雅利安人種,散住于現今東北印度阿薩密(Assam)地方,以及緬甸西北部等地,崇拜龍蛇。龍城(梵Na^gapura  )之名,今仍存于各地。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那伽

  (異類)N&amacron;ga,譯言龍,象,無罪,不來。稱佛或阿羅漢爲摩诃那伽,喻其有大力用也。玄應音義叁曰:“那伽,此雲龍,或雲象也。言其大力故以喻焉。”同二十叁曰:“那伽有叁義:一雲龍,二雲象,叁雲不來。孔雀經名佛爲那伽,由佛不更來生死故也。”智度論叁曰:“摩诃那伽,名阿羅漢。摩诃言大,那名無,伽名罪。阿羅漢諸煩惱斷,以是故名大無罪。次那伽,或名龍,或名象。是五千阿羅漢,諸阿羅漢中最大力,以是故言。如龍名象,水行中龍力大,陸行中象力大。”大日經疏五曰:“摩诃那伽,是如來別號,以況不可思議無方大用也。”俱舍論十叁曰:“契經說:那伽行在定,那伽住在定,那伽坐在定,那伽臥在定。”

佛學常見辭彙 【3】那伽

  華譯爲龍、象、無罪、不來等,稱呼佛或阿羅漢作摩诃那伽,以喻他們都具有大力以及不再來受生死。 - 陳義孝編

翻譯名義集 【4】那伽

  此雲龍。別行疏雲:龍有四種:一守天宮殿,持令不落。人間屋上,作龍像之爾。二興雲致雨,益人間者。叁地龍,決江開渎。四伏藏,守轉輪王大福人藏也。龍有四生,俱舍雲:卵生金翅鳥,能食四生龍。罵意經雲:墮龍中有四因緣:一多布施,二嗔恚,叁輕[何-可+易](以豉切)人,四自貢高。華嚴雲:龍王降雨,不從身出,不從心出,無有積集,而非不見。但以龍王心念力故,霈然洪霔,周遍天下。如是境界,不可思議。 - 宋·普潤法雲

翻譯名義集 【5】那伽

  秦雲龍。說文雲: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大能小,能長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地,順也。廣雅雲: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虬(渠幽切)龍,無角曰螭龍,未升天曰蟠龍。本行集經:稱佛爲龍者,謂世間有愛,皆遠離之。系縛解脫,諸漏已盡,故名爲龍。故曰: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智論雲:如菩薩本身,曾爲大力毒龍。若衆生在前,身力弱者,眼視便死;身力強者,氣噓(音虛)乃死。此龍受一日一夜戒,出家求靜。入于林樹間,思惟坐久,疲怠而臥。龍法若睡,形狀如蛇,身有文章,七寶雜色。獵者見之,便驚喜言:如此希有難得之皮,獻上國王,以爲莊飾,不亦宜乎?便以杖按其頭,以刀剝皮。龍自思惟:我力如意,傾覆此國,其如反掌。此人小物,豈能困我?我今以持戒故,不計此身,當從佛語。于是自忍,眠目不視,閉氣絕息。憐愍此人,一心受剝,不生悔意。既失其皮,赤肉在地。時,日大熱,踠轉土中,欲趣大水。見諸小蟲來食其身,爲護戒故,複不敢動。自思惟言:我今此身,以施諸蟲,爲佛道故。今以肉施,用充其身,後成佛時,當以法施,以益其心。如是誓已,身乾命終,生忉利天。爾時毒龍,釋迦文佛是;是時獵師,今調達等六師是也;諸小蟲者,初轉法輪八萬諸天得道者是。 - 宋·普潤法雲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6】那伽

  (植物)Pu&sdotblw;pa-n&amacron;ga,譯言龍樹華。彌勒菩薩在此樹下成道。大日經疏七曰:“龍華奔那伽者,此奔迦是龍樹花。彌勒世尊于此樹下成佛,其直言龍華者,是龍中所尚之花,西方頗有其種。”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7】那伽

  (術語)身變龍而定止于深淵曰那伽定。爲保長壽,逢彌勒出世,以願力而入于那伽定。

佛學大詞典 【8】那伽

  即指西方。又作縛噜拏(梵Varun!a  ,意譯水天)方、龍方。那伽(梵na^ga  ),意譯龍。于密教中,有所謂守護佛法之“護世八方天”,即于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南、西北方等八方,各有一守護天神,其中西方之守護天神,系水天龍王,故西方又稱那伽方。(參閱“水天”1484)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9】那伽

  (術語)龍身也。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0】那伽

  (術語)An&amacron;g&amacron;min,阿那含之舊稱。智度論叁十二曰:“阿那名不,伽彌名來,是名不來。是人欲界中死,生色界無色界中,于彼漏盡,不複來生。”見阿那含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1】那伽

  (術語)阿那含之舊稱。坐禅叁昧經下曰:“阿那伽迷者,秦言不來。”見阿那含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2】摩诃那伽

  (雜語)Mah&amacron;n&amacron;g&amacron;,譯曰大無罪,大龍象。阿羅漢及佛世尊之德號。智度論叁曰:“摩诃言大,那名無,伽名罪。阿羅漢諸煩惱斷,以是故名大無罪。複次那伽或名龍,或名象,是五千阿羅漢,諸阿羅漢中最大力,以是故言如龍如象。水行中龍力大,陸行中象力大。”大日經疏五曰:“摩诃那伽是如來別號,以現不可思議無方大用也。”可洪音義一曰:“摩诃此言大,那伽此雲龍,亦雲象,合而言之即雲大龍象也。謂世尊爲大龍象者,以彼有大威德,故以譬之。”

翻譯名義集 【13】摩诃那伽

  大論雲:那伽,或名龍,或名象。是五千阿羅漢,諸羅漢中最大力,以是故言如龍如象。水行中龍力最大,陸行中象力大。中阿含經:佛告邬陀夷:若沙門等,從人至天,不以身口意害,我說彼是龍象。淨名疏雲:羅漢若得超越,名摩诃那伽,心調柔軟,叁乘事定。齊此爲極記雲:如涅槃歎德雲:人中之龍也。 - 宋·普潤法雲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4】那伽波羅

  (人名)見那迦羅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5】那伽室利

  (菩薩)N&amacron;ga&sdotabv;ri,菩薩名。譯曰龍吉祥。大般若經五百七十六曰:“那伽室利,翻爲龍吉祥。”

佛學大詞典 【16】那伽犀那

  梵名Na^gasena  。(一)又作羅迦納、納阿噶塞納。十六羅漢之第十二。傳與其眷屬千二百阿羅漢共住于半度波山,護持正法,饒益有情。唐代禅月大師貫休畫其像爲坐于巉岩之上,著通肩法衣,以拳拄颔,開口露舌,風貌甚奇。蘇東坡贊曰:“以惡辘物,如火自爇;以信入佛,如水自濕。垂肩捧手,爲誰虔敬?大師無德,水火無功。”又西藏所傳則以其爲十八羅漢之第十四。[阿羅漢具德經、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羅漢圖贊集、佛像圖彙卷叁]



  (二)又作那先。意譯龍軍。印度論師名。(參閱“那先”3022)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7】那伽犀那

  (人名)N&amacron;gasena,譯曰龍軍,天竺論師之名。飾宗記十本曰:“那伽犀那,此雲龍軍。”梵網述記上曰:“定佛教體,西方有叁種:第一那伽犀那,此雲龍軍。”參照那先條。[囗@又]十六羅漢之第十二。法經記曰:“那伽犀那尊者,與千二百阿羅漢多分住半度波山。”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8】那伽枳薩

  (物名)N&amacron;gakesara,譯曰龍華。陀羅尼集經十曰:“那伽枳薩,此雲龍華,出昆侖山。”最勝王經七曰:“龍華須,那伽雞薩羅。”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