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S/a^kya -muni ,巴利名Sakya-muni 。意即释迦族出身之圣人。又作释迦文尼、奢迦夜牟尼、释迦牟曩、释迦文。略称释迦、牟尼、文尼。意译作能仁、能忍、能寂、寂默、能满、度沃焦,或梵汉并译,称为释迦寂静。又称释迦牟尼世尊、释尊。即佛教教祖。其称号之原由,见于佛本行集经卷二十观诸异道品、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二十、阿毗昙八犍度论卷三十等。
释尊为北印度迦毗罗卫城(梵Kapila -vastu )净饭王(梵S/uddhodana )之太子。该城在今尼泊尔南部提罗里克(Tilori-Kot)附近,拉布提河(Rapti)东北。国土面积约三二○方里,为憍萨罗国(梵Kosala^ )之属国。其时北印度实行贵族共和制度,该处分成十个小城邦,由十城中选出最有势力之城主为领导者,净饭王即当时共和国之领袖。母摩耶夫人(梵Ma^ya^ )为邻国居利族天臂城(梵Devadaha )主之女。
摩耶夫人将分娩之前,依习俗返娘家天臂城待产,途中于蓝毗尼园(梵Lumbini^ )小憩,即于无忧树(梵as/oka )下产子,即是释尊。据修行本起经卷上降身品载,释尊诞生时,行七步,举手言(大三·四六三下):“天上天下,唯我为尊;三界皆苦,吾当安之。”另于中阿含卷八未曾有法经、普曜经卷二欲生时三十二瑞品、异出菩萨本起经、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众许摩诃帝经卷三、佛本行集经卷八树下诞生品、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二十、大毗婆沙论卷七十等经典中,亦载有释尊诞生时之种种瑞相。
太子还宫后,命名悉达多(梵Siddha^rtha ,巴Siddhattha ),又作萨婆悉达(梵Sarva -siddha^rtha ,巴Sabba-siddhattha )、萨婆额他悉陀(梵Sarva^rtha -siddha )、萨婆曷刺他悉陀、悉达罗他、悉达,意译为一切义成、一切事成、财吉、吉财、成利、验事、验义。摩耶夫人于分娩后七日去世,太子遂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梵Maha^praja^pati^ )抚育成人。据佛本行集经卷十一习学技艺品、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三等记载,太子少时随从婆罗门毗奢蜜多罗(梵Vis/vamitra ,彩光甲)学习文艺,随羼提提婆(梵Ks!a^ntideva ,同神)学习武技,皆悉通晓。及长,迎娶天臂城主善觉王(梵Suprabuddha )之女耶输陀罗(梵Yas/odhara^ )为妻,生子罗侯罗(梵Ra^hula )。
据修行本起经卷下游观品等所载,太子曾由城之四门出游,见老、病、死、沙门等现象,深感人生之苦痛与无常,遂萌出家修道之志。于二十九岁(一说十九岁),太子夜出王宫,自脱衣冠为沙门。初访毗舍离国(梵Vais/a^li^ )跋伽婆(梵Bha^rgava )求道,复至王舍城(梵Rajagr!ha )受贤者阿罗逻迦蓝(梵A^ra^d!a -ka^la^ma)、郁陀迦罗摩子(梵Udraka -ra^maputra )之教,以所学难臻解脱之境,遂至摩揭陀国(梵Magadha )伽耶(梵Gaya^ )南方之优楼频罗村(梵Uruvilva^ )苦行林,开始六年苦行生活,有净饭王所派五位侍者与之共修。苦修期间,太子日食一麻一麦,虽至形体枯瘦,心身衰竭,而始终未能成道,乃悟苦行非得道之因,遂出苦行林。时,共修之五侍者误以太子退失道心,遂舍之而去。
太子放弃苦行后,至尼连禅河(梵Nairan~jana^ )沐浴,且接受牧女乳糜之供养。恢复体力后,至伽耶村毕钵罗树(梵pippala )下,以吉祥草敷金刚座,东向跏趺而坐,端身正念,静心默照,思惟解脱之道。四十九日后,于十二月八日破晓时分,豁然大悟,时年三十五岁(一说三十岁)。由此因缘,乃称毕钵罗树为菩提树(梵bodhivr!ks!a )。释尊降魔、成道之经过,载于中阿含卷五十六罗摩经、修行本起经卷下六年勤苦品及降魔品、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佛本行集经卷二十六至卷三十、五分律卷十五等。
释尊成道后,于波罗奈城(梵Ba^ra^n!asi^ )鹿野苑(梵Mr!gada^va )首先教化共修苦行之五位侍者,此即初转法轮。五位侍者即有名之五比丘:阿若憍陈如(梵Ajn~a^ta -Kaun!d!inya )、跋提(梵Bhadrika )、婆沙波(梵Ba^s!pa )、摩诃男(梵Maha^na^ma )、阿说示(梵As/vajit )。有关释尊初转法轮、演说四圣谛、八正道等事迹,载于杂阿含卷十五转法轮经、五分律卷十五、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九等。此后,释尊自称如来(梵tatha^gata )。如来之语义甚多,一般意指“乘如实之道,而善来此娑婆世界”。初转法轮后,释尊至摩揭陀国,化度拜火教之优楼频罗迦叶(梵Uruvilva^ -ka^s/yapa )、那提迦叶(梵Nadi -ka^s/yapa )、伽耶迦叶(梵Gaya^ -ka^s/yapa )等三兄弟,及其弟子千人。又化度六师外道之一的诡辩派舍利弗(梵S/a^riputra )及目犍连(巴Moggalla^na ),其后二人成为释尊之两大高足。又于王舍城得国王频婆娑罗王(梵Bimbisa^ra )之归依,王于迦兰陀长者(梵Kalanda )所献之竹园中建立精舍,供养释尊,称迦兰陀竹林精舍。至此,佛教教团之进展遂呈丽日中天之势。
此后释尊一度返故乡迦毗罗卫城,归依者众,如异母弟难陀、子罗侯罗、堂弟提婆达多、理发匠优波离等,皆剃发出家。又为舍卫城(梵S/ravasti^ )须达多长者(梵Sudatta )说法,长者于舍卫城太子只多(梵Jeta )所赠园林中建立大精舍以献释尊,供长期安住弘法。舍卫城国主波斯匿王(梵Prasenajit )亦于此时归依。及净饭王驾崩后,释尊再度回国。后姨母波阇波提、妃耶输陀罗等亦剃发出家,此为比丘尼教团之始,波阇波提则为佛教教团第一位比丘尼。此后释尊巡历印度各地说法布教,无论贵贱男女,悉施教化。其教法予印度文化及宗教影响甚钜。
释尊成道以后四十四年间夏安居之处所,于僧伽罗刹所集经卷下有详细记载。依之,释尊先后住于波罗奈国、灵鹫顶山(梵Gr!dhraku^t!a )、摩拘罗山(梵Makula )、三十三天、鬼神界、舍卫祇树给孤独园、柘梨山等地。另据八大灵塔名号经载,释尊曾于雪山修苦行,后历住毗沙林、惹里岩、大野(梵Al!a^vi^ )、尾努聚落等。又英国学者大卫斯(T.W. Rhys Davids, 1843~1922)据锡兰及缅甸之佛传、巴利文法句经注(Dhammapada atthakatha^)等,谓祇树给孤独园建立以后,释尊曾住于毗舍离城之大林(巴Maha^-vana )、摩拘罗山、僧迦舍(巴San%kissa )、巴利雷雅卡(巴Parileyyaka )、曼特剌(巴Mantala )等地。此外,大智度论卷三、分别功德论卷二、高僧法显传等对此亦有记载。综合以上诸说,可推知释尊弘法之地多在王舍城与舍卫城一带。
有关释尊之晚年生活,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义足经卷下、出曜经卷十六、毗尼母经卷四、五分律卷三、卷二十一、卷二十五、四分律卷四十六、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十三、卷十四、善见律毗婆沙卷二等所载,彼时提婆达多欲迫释尊让与教团僧众,所欲不遂,乃不断破僧害佛;又波斯匿王之子琉璃王即位后,攻伐释尊之故乡迦毗罗卫城,亡释迦族,其时大目犍连等建言释尊施予援手,释尊为说释迦族之宿业。
释尊在世之最后一年,离摩揭陀国,北渡恒河,经毗舍离(梵Vais/a^li^ ),至波婆城(梵Pa^va^ ),受金工纯陀(梵Cunda )之供养,因食苏迦拉摩达伐(巴Su^karamaddava ,即旃檀树茸)而罹病。临终前于拘孙河(巴Kakut!t!ha )作最后之沐浴,复至拘尸那揭罗城(梵Kus/inagara )沙罗双树林,头北面西呈吉祥卧。夜半,释尊将舍寿前,对诸弟子作最后之教诫,而后平静入灭。
释尊之遗骸初置于末罗族(梵Malla ,巴同)之天冠寺(梵Makut!abandhana -cetiya ),施以火葬。然参与祭事之拘尸那揭罗、波婆、遮罗、罗摩伽、毗留提、迦毗罗、毗舍离、摩揭陀等八国使节,由于分配遗骨问题而起争端。后经香姓婆罗门(巴Don!a )调停乃得定议,由八国均分遗骨,香姓婆罗门得舍利瓶,另有较迟入会之毕钵(梵Pipphalivana )村人仅得燋炭。各国纷纷建塔供养,此即今日十塔之由来。
释尊入灭之年,于王舍城之七叶窟,举行第一次经典结集。时以大迦叶(梵Maha^ka^s/yapa )为主要召集人,阿难(梵A^nanda )与优波离(梵Upa^li )各依其听闻佛说之记忆诵出经、律,复经大众讨论勘订,而成为后世经律之准则。此后历经变迁,释尊之教法遂分为以巴利语为主之南传系统,与以汉译经典为主之北传系统,广传于后世。
关于释尊之诞生、出家、成道、初转法轮、年寿、入灭等之确实年月,经典中有各种不同说法。释尊之年寿:(一)菩萨处胎经卷二十三世等品,谓年寿八十四。(二)般泥洹经卷下,谓年寿七十九。(三)金光明经卷一寿量品、八大灵塔名号经、巴利文大般涅槃经(Maha^parinibba^na-sutta)、 缅甸所传等,谓年寿八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六,谓年寿八十余。
释尊诞生之年代,现代学者亦有多种推定。日本佛教学者宇井伯寿谓西元前四六六年为佛诞年;中村元依据其说,后采用新发现之希腊史料,考证后订为西元前四六三年。
释尊诞生之月日:(一)长阿含经卷四、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佛本行集经卷七、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二等,谓二月八日。(二)修行本起经卷上菩萨降身品,谓四月七日,或四月八日。(三)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异出菩萨本起经、佛所行赞卷一生品、十二游经、灌洗佛形像经等,谓四月八日。(四)大唐西域记卷六劫比罗伐窣堵国条,谓卫塞月(巴Vesa^kha^ )之后半八日,相当于我国农历三月八日。(五)上座部,谓卫塞月后半十五日,即满月之日,相当于我国农历三月十五日。
释尊出家之月日:(一)长阿含经卷四,谓二月八日。(二)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二,谓二月七日。(三)修行本起经卷下出家品,谓四月七日。(四)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灌洗佛形像经等,谓四月八日。(五)巴利文本生经佛传,谓阿沙荼月(巴A^sa^l!ha^ )之第十五日。
释尊成道之月日:(一)长阿含经卷四、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二等,谓二月八日。(二)巴利文大史(Maha^vam!sa), 谓卫塞月满月之日。(三)大唐西域记卷八,谓卫塞月后半八日。(四)上座部,谓卫塞月后半十五日。
释尊初转法轮之月日:(一)菩萨处胎经卷七,谓二月八日。(二)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二,谓迦栗底迦月白半八日。
释尊入灭之月日:(一)长阿含经卷四,谓二月八日。(二)大般涅槃经卷一、善见律毗婆沙卷一等,谓二月十五日。(三)巴利文一切善见律(Samantapa^sa^dika^)序、巴利文律藏(Vinaya-pit!aka)、大史第三章、大唐西域记卷六拘尸那揭罗国条等,谓卫塞月后半十五日。(四)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二,谓八月八日。(五)大毗婆沙论卷一九一、大唐西域记卷六援引说一切有部所传,谓迦剌底迦月后半八日。(六)灌洗佛形像经,谓四月八日。又释尊之入灭年代,众说纷纭,日人宇井伯寿主张为西元前三八六年,中村元主张西元前三八三年,我国印顺则主张为西元前三九○年。
综上所述,释尊降生、出家、成道等之月日可大别为三说,即:(一)二月八日,(二)四月八日,(三)二月十五日;入灭之月日亦大别为三说,即:(一)二月八日,(二)二月十五日,(三)八月八日。此外,北周道安之二教论、俱舍论宝疏卷一等,比较印度历与我国农历之月分,谓印度之二月相当于我国之四月。又印度历每月初一相当于我国农历第十六日,月末日相当于我国次月之十五日,其前半月称为黑分,后半月则称为白分。(参阅“佛传典籍”2729、“佛灭年代”2734、“历”6227)
(佛名)Ś&amacron;kyamuni,印度迦毗罗城Kapilavastu,主净饭王Śuddhodana之子,母曰摩耶M&amacron;y&amacron;,名呼悉多太子。诞生于城东岚毗尼园Lumbini。生后七日,母殁,姨母波阇波提养育之,跋陀罗尼Bharani教养之。幼对于人生诸现象,既有思惟之处。或于阎浮树下思耕农之苦,或见诸兽相食而厌人生之斗争。又于四门出游之途上,观生老病死之相,有遁世之志。遂乘月夜令侍者车匿为伴。跨白马犍陟出家。寻跋伽婆Bh&amacron;rgava(巴Bhagav&amacron;)而闻苦行出离之道,更访阿蓝迦蓝于摩揭陀国王舍城北弥楼山Meru,闻僧佉派之法,转而历问郁陀罗仙Udraka,皆不得所求之大法。去而入优娄频罗村苦行林,严苦六年,形容削瘦,极酷烈之苦,继以为苦行非解脱涅槃之道,断然改前日之行,浴于尼连禅河,以去身垢,受村女所捧之乳糜,坐正觉山菩提树下思惟曰:不得等正觉,不起此坐,思惟七七日,观四谛十二因缘之法,于是成觉者Buddha,世尊Lokajyestha,为人天之师。时年三十五。自是以后四十余年游历四方,化导群类,西历纪元前四百八十七年于拘尸城外娑罗双树,包于白花之香,而遂大般涅槃。
Shakyamuni == 释迦牟尼
the founder of Buddhism. He was born as the Prince of Sakyans, and was called Siddhartha Goutama. At the age of 35, he attained the supreme Enlightenment and became the Buddha and was the called Shakyamuni. The word means "capability and kindness".
佛名,华译为能仁寂默,是开创佛教的教主,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太子,父名净饭,母名摩耶,因为了追求真理而出家修道成佛。降生于公元前六二三年,二十九岁出家,三十五岁成道,说法四十五年,谈经三百余会,所度人天,其数无量,约于公元前五四三年入灭,世寿八十岁 - 陈义孝编
摭华云:此云能仁寂默。寂默故不住生死;能仁故不住涅槃。悲智兼运,立此嘉称。发轸云:本起经翻释迦为能仁。本行经译牟尼为寂默。能仁是姓,寂默是字。姓从慈悲利物,字取智慧冥理。以利物故,不住涅槃。以冥理故,不住生死。长水云:寂者,现相无相。默者,示说无说。此则即真之应也。能仁是姓者,长阿含云:昔有轮王,姓甘蔗氏。听次妃之谮,摈四太子,至雪山北,自立城居,以德归人。不数年间,郁为强国。父王悔忆,遣使往召。四子辞过不还,父王三叹:我子释迦,因此命氏。又云:住直树林,又号释迦,既于林立国,即以林为姓。此以释迦翻为直林。寂默是字者,本行经云:又诸释种,立性憍慢多言,及见太子,悉皆默然,王云宜字牟尼。称赞净土经:名释迦寂静,又释迦牟尼,翻度沃焦。如旧华严名字品,及十住婆沙所列。大海有石,其名曰焦。万流沃之,至石皆竭,所以大海水不增长。众生流转,犹如焦石,五欲沃之,而无厌足,唯佛能度,故此为名。释迦牟尼,属应身也。摩诃衍云:所言应者,随顺根机而不相违,随时随处随趣出现,非安乐相,故名为应。而此应身,周帀千华上,复现千释迦。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故召释迦牟尼,名千百亿化身也。唯识论云:三变化身,谓诸如来由成事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来登地菩萨,及二乘异生,称彼机宜,现通说法。若就应身,开出变化,则成四身,以现同始终,名应。无而欻有,名化。然此三身之法,或执即义,名失三身。或执离义,相乖一体。今约三义,通而辩之。一者体用,智与体冥,能起大用。自报,上冥法性,体名真身。他报,下赴机缘,用名应身。故光明云: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而观世音普门示现,令无涯人获乎冥显两种利益者,由此二身也。二者权实,权名权暂,实谓实录。以施权故,从胜起劣,三佛离明,以显实故。从劣起胜,祗是一身。故曰:吾今此身,即是法身。又云: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是知顺机则权设三身,就应乃实唯一佛也。三者事理,观经疏云:佛本无身无寿,亦无于量,随顺世间而论三身。是则仰观至理,本实无形,俯随物机,迹垂化事。犹明镜也,像体本虚;若水月焉,影元非实。苟于迹事而起封执,则同痴猴堕井而死。学出世法,宜诫之哉! - 宋·普润法云
释迦牟尼佛。﹝贤劫,第四尊。﹞姓刹利,父净饭天,母大清净妙位。登补处,生兜率天上,名曰胜善天人,亦名护明大士。度诸天众,说补处行,于十方界中,现身说法。普曜经云:「佛初生刹利王家,放大智光明,照十方世界。地涌金莲华,自然捧双足。东西及南北,各行于七步。分手指天地,作师子吼声。上下及四维,无能尊我者。」即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也。
至四十二年二月八日,年十九,欲求出家而自念言:「当复何遇?」即于四门游观,见四等事,心有悲喜而作思维,此老、病、死,终可厌离。于是夜子时,有一天人名曰净居,于窗牖中叉手白言:「出家时至,可去矣。」太子闻已,心生欢喜,即逾城而去,于檀特山中修道。始于阿蓝迦蓝处三年,学不用处定,知非便舍。复至郁头蓝弗处三年,学非非想定,知非亦舍。又至象头山,同诸外道日食麻麦,经于六年。故经云:「以无心意、无受行,而悉摧伏诸外道。」先历试邪法,示诸方便,发诸异见,令至菩提。故普集经云:「菩萨于二月八日,明星出时成道,号天人师,时年三十矣。」即穆王三年癸未岁也。
既而于鹿野苑中为憍陈如等五人转四谛法轮而证道果。说法住世四十九年,后告弟子摩诃迦叶:「吾以清净法眼、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正法,将付于汝,汝当护持。」并敕阿难:「副贰传化,无令断绝。」而说偈曰:「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复告迦叶:「吾将金缕僧伽梨衣传付于汝,转授补处,至慈氏佛出世,勿令朽坏。」迦叶闻偈,头面礼足曰:「善哉!善哉!我当依敕,恭顺佛故。」尔时世尊至拘尸那城,告诸大众:「吾今背痛,欲入涅柈。」即往熙连河侧,娑罗双树下,右股累足,泊然宴寂。复从棺起,为母说法。特示双足化婆耆,并说无常偈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时诸弟子即以香薪竞荼毗之,烬后金棺如故。尔时大众即于佛前,以偈赞曰:「凡俗诸猛炽,何能致火爇,请尊三昧火,阇维金色身。」尔时金棺从座而举,高七多罗树,往返空中,化火三昧。须臾灰生,得舍利八斛四斗。即穆王五十二年壬申岁二月十五日也。自世尊灭后一千一十七年,教至中夏,即后汉永平十年戊辰岁也。
世尊才生下,乃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曰:「天上天下,唯吾独尊。」世尊一日升座,大众集定。文殊白椎曰:「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世尊一日升座。默然而坐。阿难白椎曰:「请世尊说法。」世尊云:「会中有二比丘犯律行,我故不说法。」阿难以他心通观是比丘,遂乃遣出。世尊还复默然。阿难又曰:「适来为二比丘犯律,是二比丘已遣出,世尊何不说法?」世尊曰:「吾誓不为二乘声闻人说法。」便下座。世尊一日升座,大众集定。迦叶白椎曰:「世尊说法竟。」世尊便下座。世尊九十日在忉利天,为母说法,及辞天界而下,时四众八部,俱往空界奉迎。有莲花色比丘尼作念云:「我是尼身,必居大僧后见佛。不如用神力变作转轮圣王,千子围绕。」最初见佛,果满其愿。世尊才见,乃诃云:「莲花色比丘尼,汝何得越大僧见吾?汝虽见吾色身,且不见吾法身。须菩提岩中宴坐,却见吾法身。」世尊昔因文殊至诸佛集处,值诸佛各还本处,唯有一女人近彼佛坐,入于三昧。文殊乃白佛云:「何此人得近佛坐,而我不得?」佛告文殊:「汝但觉此女令从三昧起,汝自问之。」文殊绕女人三匝,鸣指一下,乃托至梵天,尽其神力而不能出。世尊曰:「假使百千万文殊,出此女人定不得。下方经过四十二恒河沙国土,有罔明菩萨出此女人定。」须臾,罔明大士从地涌出,作礼世尊。世尊敕罔明出,罔明却至女子前,鸣指一下,女子于是从定而出。
世尊因波斯匿王问:「胜义谛中有世俗谛否?若言无,智不应二。若言有,智不应一。一二之义,其义云何?」佛言:「大王!汝于过去龙光佛法中曾问此义,我今无说,汝今无听。无说无听,是名为一义二义。」世尊一日见文殊在门外立,乃曰:「文殊!文殊!何不入门来?」文殊曰:「我不见一法在门外,何以教我入门。」世尊一日坐次,见二人升猪过,乃问:「这个是甚么?」曰:「佛具一切智,猪子也不识!」世尊曰:「也须问过。」世尊因有异学问:「诸法是常邪?」世尊不对。又问:「诸法是无常邪?」亦不对。异学曰:「世尊具一切智,何不对我?」世尊曰:「汝之所问,皆为戏论。」世尊一日示随色摩尼珠,问五方天王:「此珠而作何色?」时五方天王互说异色。世尊复藏珠入袖,却抬手曰:「此珠作何色?」天王曰:「佛手中无珠,何处有色?」世尊叹曰:「汝何迷倒之甚!吾将世珠示之,便各强说有青、黄、赤、白色;吾将真珠示之,便总不知。」时五方天王悉皆悟通。世尊因乾闼婆王献乐,其时山河大地尽作琴声。迦叶起作舞,王问迦叶:「岂不是阿罗汉诸漏已尽,何更有余习?」佛曰:「实无余习,莫谤法也。」王又抚琴三遍,迦叶亦三度作舞。王曰:「迦叶作舞,岂不是?」佛曰:「实不曾作舞!」王曰:「世尊何得妄语?」佛曰:「不妄语。汝抚琴,山河大地木石尽作琴声,岂不是?」王曰:「是。」佛曰:「迦叶亦复如是。所以实不曾作舞。」王乃信受。
世尊因外道问:「昨日说何法?」曰:「说定法。」外道曰:「今日说何法?」曰:「不定法。」外道曰:「昨日说定法,今日何说不定法?」世尊曰:「昨日定,今日不定。」世尊因五通仙人问:「世尊有六通,我有五通。如何是那一通?」佛召五通仙人,五通应诺。佛曰:「那一通,你问我?」世尊因普眼菩萨欲见普贤,不可得见,乃至三度入定,遍观三千大千世界,觅普贤不可得见,而来白佛。佛曰:「汝但于静三昧中起一念,便见普贤。」普眼于是才起一念,便见普贤,向空中乘六牙白象。世尊因自恣日文殊三处过夏。迦叶欲白椎摈出,才拈椎,乃见百千万亿文殊。迦叶尽其神力,椎不能举。世尊遂问迦叶:「汝拟摈那个文殊?」迦叶无对。世尊因长爪梵志索论义,预约曰:「我义若堕,我自斩首。」世尊曰:「汝义以何为宗?」志曰:「我以一切不受为宗。」世尊曰:「是见受否?」志拂袖而去。行至中路,乃省。谓弟子曰:「我当回去,斩首以谢世尊。」弟子曰:「人天众前,幸当得胜,何以斩首?」志曰:「我宁于有智人前斩首,不于无智人前得胜。」乃叹曰:「我义两处负堕,是见若受,负门处粗;是见不受,负门处细。一切人天二乘,皆不知我义堕处,唯有世尊诸大菩萨知我义堕。」回至世尊前曰:「我义两处负堕,故当斩首以谢。」世尊曰:「我法中无如是事,汝当回心向道。」于是同五百徒众一时投佛出家,证阿罗汉。
世尊昔欲将诸圣众,往第六天说大集经,敕他方此土、人间天上、一切狞恶鬼神,悉皆辑会,受佛付嘱,拥护正法。设有不赴者,四天门王飞热铁轮追之令集。既集会已,无有不顺佛敕者,各发弘誓,拥护正法。唯有一魔王谓世尊曰:「瞿昙!我待一切众生成佛尽,众生界空,无有众生名字,我乃发菩提心。」世尊尝与阿难行次,见一古佛塔。世尊便作礼。阿难曰:「此是甚么人塔?」世尊曰:「此是过去诸佛塔。」阿难曰:「过去诸佛是甚么人弟子?」世尊曰:「是吾弟子。」阿难曰:「应当如是。」世尊因有外道问:「不问有言,不问无言。」世尊良久。外道赞叹曰:「世尊大慈大悲,开我迷云,令我得入。」乃作礼而去。阿难白佛:「外道得何道理,称赞而去?」世尊曰:「如世良马,见鞭影而行。」
世尊一日敕阿难:「食时将至,汝当入城持钵。」阿难应诺。世尊曰:「汝既持钵,须依过去七佛仪式。」阿难便问:「如何是过去七佛仪式?」世尊召阿难,阿难应诺。世尊曰:「持钵去!」世尊因有比丘问:「我于世尊法中见处即有,证处未是。世尊当何所示?」世尊曰:「比丘某甲,当何所示,是汝此问?」
世尊成道后,在逝多林中一树下跏趺而坐。有二商人以五百乘车经过林畔,有二车牛不肯前进。商人乃讶,见之山神。报言:「林中有圣人成道,经逾四十九日未食,汝当供养。」商人入林,果见一人端然不动。乃问曰:「为是梵王邪?帝释邪?山神邪?河神邪?」世尊微笑,举袈裟角示之。商人顶礼,遂陈供养。世尊因耆婆善别音响,至一冢间,见五髑髅,乃敲一髑髅问耆婆:「此生何处?」曰:「此生人道。」世尊又敲一曰:「此生何处?」曰:「此生天道。」世尊又别敲一问:「此生何处?」耆婆罔知生处。世尊因黑氏梵志运神力,以左右手擎合欢、梧桐花两株,来供养佛。佛召仙人,梵志应诺。佛曰:「放下著。」梵志遂放下左手一株花。佛又召仙人:「放下著。」梵志又放下右手一株花。佛又召仙人:「放下著。」梵志曰:「世尊,我今两手皆空,更教放下个甚么?」佛曰:「吾非教汝放舍其花,汝当放舍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一时舍却,无可舍处,是汝免生死处。」梵志于言下悟无生忍。
世尊因灵山会上五百比丘得四禅定,具五神通,未得法忍,以宿命智通,各各自见过去杀父害母,及诸重罪,于自心内各各怀疑,于甚深法不能证入。于是文殊承佛神力,遂手握利剑,持逼如来。世尊乃谓文殊曰:「住!住!不应作逆,勿得害吾。吾必被害,为善被害。文殊师利!尔从本已来无有我人,但以内心见有我人。内心起时,我必被害,即名为害。」于是五百比丘自悟本心,如梦如幻,于梦幻中无有我人,乃至能生所生父母。于是五百比丘同赞叹曰:「文殊大智士,深达法源底。自手握利剑,持逼如来身。如剑佛亦尔,一相无有二。无相无所生,是中云何杀?」世尊因地布发掩泥,献花于然灯。然灯见布发处,遂约退众,乃指地曰:「此一方地,宜建一梵刹。」时众中有一贤于长者,持标于指处插曰:「建梵刹竟。」时诸天散花,赞曰:「庶子有大智矣!」
世尊因七贤女游尸陀林,一女指尸曰:「尸在这里,人向甚处去?」一女曰:「作么?作么?」诸姊谛观,各各契悟,感帝释散花曰:「惟愿圣姊有何所须,我当终身供给。」女曰:「我家四事七珍,悉皆具足,唯要三般物:一要无根树子一株,二要无阴阳地一片,三要叫不响山谷一所。」帝释曰:「一切所须,我悉有之。若三般物,我实无得。」女曰:「汝若无此,争解济人?」帝释罔措,遂同往白佛。佛言:「憍尸迦,我诸弟子大阿罗汉不解此义,唯有诸大菩萨乃解此义。」世尊因调达谤佛,生身入地狱,遂令阿难问:「你在地狱中安否?」曰:「我虽在地狱,如三禅天乐。」佛又令问:「你还求出否?」曰:「我待世尊来便出。」阿难曰:「佛是三界大师,岂有入地狱分?」曰:「佛既无入地狱分,我岂有出地狱分?」
世尊因文殊忽起佛见、法见,被世尊威神摄向二铁围山,城东有一老母,与佛同生而不欲见佛。每见佛来,即便回避。虽然如此,回顾东西,总皆是佛。遂以手掩面,于十指掌中亦总是佛。
殃崛摩罗因持钵至一长者门,其家妇人正值产难,子母未分。长者曰:「瞿昙弟子,汝为至圣,当有何法能免难?」殃崛语长者曰:「我乍入道,未知此法。待我回问世尊,却来相报。」及返,具事白佛。佛告殃崛:「汝速去报,言我自从贤圣法来,未曾杀生。」殃崛奉佛语疾往告之。其妇得闻,当时分免。
世尊尝在尼俱律树下坐次,因二商人问:「世尊还见车过否?」曰:「不见。」商人曰:「还闻否?」曰:「不闻。」商人曰:「莫禅定否?」曰:「不禅定。」曰:「莫睡眠否?」曰:「不睡眠。」商人乃叹曰:「善哉!善哉!」世尊觉而不见。遂献白毡两段。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世尊至多子塔前,命摩诃迦叶分座令坐,以僧伽梨围之。遂告曰:「吾以正法眼藏密付于汝,汝当护持,传付将来。」世尊临入涅槃,文殊大士请佛再转法轮。世尊咄曰:「文殊!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说一字,汝请吾再转法轮,是吾曾转法轮邪?」世尊于涅槃会上,以手摩胸,告众曰:「汝等善观吾紫磨金色之身,瞻仰取足,勿令后悔。若谓吾灭度,非吾弟子。若谓吾不灭度,亦非吾弟子。」时百万亿众,悉皆契悟。 - 宋·普济
释迦牟尼佛。简称佛。亦称佛陀、佛祖、世尊、如来等。
出生於公元前六世纪甲寅年间四月初八午时下生迦毗罗卫国(古印度北部),净饭王的梵王宫中,净饭王之子,后立太子。取名悉达多。
刚一下地连走七步,地生七朵莲花,佛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口言:“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知,一切无有如佛者”。其母摩耶在其生下第七天就去世,悉达多由其姨妈摩诃波阇波提抚养长大,后来成了他的继妈。
十九岁那年与耶摩陀罗公主(天臂城主善觉王之长女)结婚生有儿子罗睺罗,婚后不久出家修行,雪山顶上苦修,参禅睹星六年,一麻一麦充饥饱,三十岁成道。成为宗门之首,成道后归乡。儿子随父出家,后来成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儿子出家母亲也出家,都皈依佛门,放弃荣华富贵是舍,放弃功名利禄是舍,割绝夫妻之爱是舍,割绝父子之情也是舍,舍此而得彼,他们共同获得清净无我,自由解脱的涅槃。释尊二月初八出家,四月初八圣诞,十二月初八成道。于公元前五四三年二月十五日涅槃,世寿八十岁。
- 梵心居士编
全一卷。唐代法成译。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记载于阗国等之佛教历史。即于阗国第七世毗左耶讫多王时代,僧伽婆尔陀那罗汉以预言方式讲述于阗国佛教之兴废,乃至像法灭尽等事。本书仅为藏文原本之部分汉译,乃伯希和于敦煌所发现者,为研究古代西域之珍贵资料及研究西藏原本之重要参考书。
Shijiamoun
佛教创始人。本名悉达多,意为“义成就者”(旧译“义成”),姓乔答摩(瞿昙)。因父为释迦族,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其他称号有佛陀(觉者)、世尊、释尊等。(参见彩图插而第2页)。
早年 相传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吠陀时期著名的王族懿师摩王(义鸠王),即汉译“甘蔗王”的后裔,迦毗罗卫(劫比罗伐 堵)国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迦毗罗卫是释迦族集居的小城,位于喜马拉雅山脚下,今尼泊尔南意部与印度毗邻的提罗拉科附近,当时是拘萨罗国的属国。在4世纪法显游历印度时,这个国家已日见衰落。19世纪末,考古家在这里发掘出一个藏有遗骨的石壶,上面刻有公元前数世纪流行的婆罗谜文字,意为释迦族供奉的佛骨。另外,在迦毗罗卫发现有阿育王巡幸时所建的石刻,从而证实了它大概的地理位置,以后尼泊尔政府一直在进行考古发掘。
释迦牟尼的父亲,是迦毗罗卫的国王,名首图驮那,汉译净饭王。母亲名摩诃耶。是与迦毗罗卫场城隔河相对的天臂城善觉王的长女。根据当时的风俗,摩耶夫人回母家分娩,途经蓝毗尼花园,即今尼泊尔南部波陀利耶村的罗美德寺院处,生下了释迦牟尼。
有关释迦牟尼的生年,由于古印度典籍没有时确的记载,各国所传和学者研究,一般都是从佛教本身的史籍去考证,并从座年推算。因此说法不一,竟有60种之多。最早一说和最晚一说之间,相距达数年。斯里兰卡、印度、缅甸、泰国、老挝、柬博寨等南传佛教国家,一般认为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624年,卒于公元前544年,并以此为依据,在1956~1957得举行纪念释迦牟尼尼涅槃2500周年的盛大活动。西方学者根据南传史料,对佛灭年年代有公元前489、487、486、484、483、482、478、477诸说;日本宇井伯寿根据北传史料,从阿育王即位年代公元前271年上溯116睥,推定为公元前466生、386年卒。中村元又据阿育王即位年为公元前286年,推定佛陀的生卒年为公元前463~前383年。中国年代学者依南齐僧轵跋陀罗所译《善见律毗婆沙》师资相传的“众圣点记”,即释迦牟尼逝世的当年,优波离结集律藏,并在是年七月十五日,在收后记下一点,以后每年添加一点,至南齐永明七年(489),共计得975点。由此上推,则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灭于公元前486年,大体上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同代,而比孔子早逝七年。此说也为日本 、印度、等国的佛教学者所采用。 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又传有公元前1041年生、前961年灭之说。
摩耶夫人在释迦牟怪出生后的第七天去世。幼年时代的释迦牟尼是由他的姨母波提养育的。他从小学习当时教养王族应具备的一切学问和技艺(即五明)。16岁(另有17岁、18岁之说)时,娶表妹耶输陀罗为妃,生下儿子罗 罗。
出家 佛陀的贵族生活是优裕舒适的。《中阿含经》卷二十九记载他的回忆说,他拥有适合不同季节的居住的三座宫殿(三时殿),有冬天御寒的,处长天避署的,雨季防潮的;衣着华贵,饮食丰盛;歌舞于庭,极尽享受之乐。他的父亲净饭王也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继承王位,成为统一天下的“转轮王”。但是,释迦牟尼却在29岁(一说19岁时出家修行。究其原因,有社会的,也有个人的。佛陀所处的时代正是古印度各国之间互相讨伐、并吞,阶级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之际,他所属的释迦族,受到邻国强权的威胁,朝不保夕。他已预感到难免覆灭的结局,因而认为世间“无常”。另外,他又目睹人自有生以后,接踵而来的老、病、死情景,联想到自己也摆脱不了同样的命运,从而产生了人生难脱苦难的烦恼,而当时婆罗门教的思想和行事,又不能使他在精神上获得解脱之道,终于舍弃王位,出家修行。
出家后,他先到跋伽山人的苦行林,那里有很多修行者,他们以种种苦行折磨肉体,以求得精神的解脱。释迦牟尼不满意这种做法,滞留一宿便离去他的父亲所到他的出家的消息,甚为悲伤,经派人劝说无效,便在亲族中选派了阿若 陈如、阿说示、跋提、十力迦叶、摩诃男的利等五人伴随他。
释迦牟尼南渡恒河,到摩揭陀的首都王舍城,国王频婆沙罗会见了他。尔后,他寻访隐栖于王舍城附近山林的数论派信奉者阿罗逻·迦罗摩和郁罗迦·罗摩子,修习禅定。然而他们的教义,在释迦看来,仍然不是真正的人生解脱之道。于是他又来到伽山若行林,在尼连禅河边静坐思维,实行苦行。经过6年,仍没有获得所期望的结果。他决定抛弃绝食和苦行,来到菩提伽耶一棵毕钵罗树下,经跏趺坐,静思冥索,最后终于觉悟成道,时年35岁。
传教 释迦牟尼证悟以后,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观念。为了使他的思想学说被他人所理解和接受,他便开始了长达45年的传教活动。佛陀在波罗奈斯城外的鹿野苑,向阿若 陈如等五人,宣说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菩提会、五蕴、四禅和三明等教说,五人皈依了他,成为最初的佛弟子。这次说教,佛教称为初转法轮。与此同时,又度波罗奈斯长者之子耶舍及其亲友出家。此外,化度了原先祀火的婆罗门迦叶三兄弟以及沙门“六师”之一的怀疑论者散惹夷(删 耶)的学生舍利弗和目犍连,此后在他的故乡又说服了他的很多亲属如堂弟提婆达多、儿子罗 罗皈依了佛教。
释迦牟尼传教的区域,订是恒河流域的中印度。大致是北到迦毗罗卫,南到王舍城,东到瞻波,西到 赏弥(拘 弥)。其直传弟子的活动地区和影响所及,东至恒河流域下游,南至高达维利河畔,西至阿拉伯海沿岸,西北至怛义尸罗等地区。佛陀居住时间最长的是拘萨罗国的舍卫城和摩揭陀国的王舍城。前者有富商须达多和太子祗陀(逝多)捐赠的祗园精舍(又名“给孤独园”),后者有竹林精舍,为释迦牟尼对众人说法布教的重要场所。跋耆、鸯伽、末罗、伽尸等国,他也曾居留说法。
释迦牟尼的传教的方式,是随机的施设,不拘一格。他用偈颂、散文、故事、譬喻、直叙、问答等各种形式,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宣说不同的内容。对僧众谈论出离生死、证得无上正觉,对俗人谈论道德的行善。他准许弟子可不用规范化的梵语,而用地区方言进行说教。这就使得他的思想学说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传播。
僧伽 佛陀在传教过程中建立了佛教的组织——僧伽(僧团),一般认为,释迦牟尼在鹿野苑初次演教,阿若 陈如等五人皈依佛教,便是佛教僧伽之始。这个僧团在传教过程中逐渐扩大,开始只收男弟子(比丘),以后,他的姨母波 波提入教后,才开始接纳女弟子(比丘尼)。
僧团在开始的时候并无严格的制度,凡是信仰佛陀的学说,不分种姓贵贱,均可加入。在僧团内部过着平等的生活。以后为了防止僧团的混杂,避免与世俗社会的法律秩序和其他伦理道德相龉,使僧团更好地开展活动,才制定了奴隶、负债者、杀人犯、盗贼(悔过的除外)、残废、病人以及年不满20岁者不能加入僧团的具体的规定。
起初,僧团以云游乞食为主,无固定的住处。后来为了适应雨季安居和集地的需要,才开始在僧众的所在地,建立了僧院。在僧众集体生活的过程中,又陆续制定了有关衣着、饮食、用具、礼仪、居所、医药等日常生活细则,作为僧团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戒律内容。
佛陀在创立僧团的同时,还给在家的信徒以相应的地位。凡遵守不杀生等“五戒”的俗人,均可以成为佛弟子。他们在修行同样可以证得涅槃。相传,耶舍的父母是最初的在家弟子——优婆塞和优婆夷。此后,在家信徒人数不断增多,成为与僧团并行的拥护佛教的社会力量。
涅槃释迦牟尼晚年居住在王舍城。相传,他曾多次召集住在那里的僧人,向他们讲了有关保持僧团不衰的原则,要求他们“依法而不依他处”,然后离开王舍城北行,开始了他最后的游化。他带领弟子们,经过那烂陀、波吒厘弗多罗,渡恒河,到达吠舍离,受到当时富裕的妓女庵婆波利(庵摩罗)的供奉。以后便来到吠舍离附近的贝鱼伐那村(竹林村)。时值雨季,释迦牟尼决定在那里安居,留阿难陀一人随从,其余弟子均分散到各处居住。在雨季中,他患了重病。雨季过后,又继续起程,向西北地区巡游讲说。到了南末罗国的波伐城(亦译“婆瓦村”),驻锡铁匠纯陀的芒果林中,并吃了他供献的食物。食后,释迦牟尼中毒腹写,病情转重。行至离拘尸那迦城(今印度联合联合邦迦夏城)附近的希拉尼耶伐底(或译阿利罗跋提、阿恃多伐底)河边的娑罗林,在两棵沙罗树之间,右胁而卧,半夜入灭。临终前,他告诫弟子要依法精进修行。又为求见的婆罗门须跋陀罗说法,使他成为最后一个弟子。终年80岁。
释迦牟尼逝世后,遗体火化。遗骨(舍利)为摩羯陀王阿阇世、吠舍离的离车毗族、迦毗罗卫的释迦族、阿摩罗迦波的布利族、罗摩伽摩的俱利子族、波伐的末罗族(南末罗国)、拘尸那迦的末罗族(北末罗国)和呔多底波的婆罗门分得,各建舍利塔供养。
史料 有关释迦牟尼一生的事迹,在早期佛教经藏四阿含和小乘律藏中,尚无专让的记述。三藏的结集者,主要记录释牟尼的言辞。但是经藏和律藏在记录言辞中,详细地记述了每一段教和制订第一条戒律的原委。这些记述,虽属片断,但也包含了佛陀直接接触的那些人对佛陀的思想和行事的回忆(其可靠性如何,已无法考证)。另外,在经、律中通过佛陀自己之口,记载了他自己早期生活的经历。在早期经藏和律藏中,记载释迦牟尼家世和出家经过的,有《长阿含经》中的《大本经》等;记载初转法轮时情影的,有《杂阿含经》中的《转法轮经》等;记载教化活动的有《摩诃僧祇律》、《四分律》、《五分律》等以及阿含经中的诸小经;记载释迦牟尼晚年生活的有《长阿含经》、《般泥洹经》以及《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等。
后来,随着佛教向印度次大陆发展,统一的佛教分成很多的派别,同时受到了印度教、耆那教的偶像崇拜以及希腊文化的影响,在部派佛教中出现了对教祖的崇拜,把佛陀描写为神通广大、威力无穷、大智大慧,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如手长过膝、面颊如满月、梵音深远、胸表 字等。这就出现了专门记载释迦牟尼生世行业,被称为“本生”、“本起”、“本行”的一类经典。如《修行本起经》(异译《瑞应本起经》、《经过现在因果经》、《佛本行集经》)、《普曜经》等。它们的特点是把原行散见于经藏和律藏中的资料联贯起来,使一事与他事前后衔接,缀成佛陀的传记。但在内容上完全是泻染和神化佛陀,使佛陀成为一个理想化的崇仰对象。这些经典最长的也只主要记述了释迦牟尼成道后最初几年的活动。以后马鸣写了《佛所行赞》,他根据传说和资料,描绘了佛陀一生的经历,成为最早的一部完整佛传。
中国僧人撰写的释迦牟尼传记,有梁僧 的《释迦谱》五卷和唐道宣《释迦氏谱》一卷。此外,在宋志磬的《佛祖统纪》中有编年体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本纪》。
有关释迦牟尼生平的史料,除了佛教经典的记载以外,还有文物资料。近代,印度和其他国家的考古学家、佛学家根据法显的《佛国记》和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的记载以及印度保存的不完整史料,在佛陀的诞生、成道、初转法轮、涅槃处等陆续发掘出一些古建筑的遗址和文物,并以证明了佛陀是一个历史性的人物。(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