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mu^rdha^na。又作頂法。四善根位之第二。四善根中,暖、頂二者爲動善根,有墮惡道之可能,忍、世第一法二者爲不動善根,永不墮惡道。頂法介乎暖法、忍法之間,乃暖法善根漸次增長,至成滿之時所生之善根。動善根中,此法最勝,猶如人之頂,故稱頂法。或此位介于進退之間,猶在山頂,故稱頂位。(參閱“四善根位”1767)
(術語)頂法之位也。見頂法條。
見頂法條。 - 陳義孝編
成唯識論九卷六頁雲:依明增定,發上尋思,觀無所取,立爲頂位。謂此位中,重觀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變,假施設有,實不可得。明相轉盛,故名明增。尋思位極,故複名頂。 - 朱芾煌
四善根位的第二位,又作頂法,于動搖不安定的善根(動善根)中,生最上善根之絕頂位,乃不進則退的境界;于此修四谛、十六行相。修至此位,即使退墮地獄,亦不至于斷善根。參閱“四善根位”條。 - 于淩波居士著
此爲修唯識行的四加行位之一,《成唯識論》曰︰“依明增定,發上尋思,觀無所取,立爲頂位。”明增,是智慧增長的意思,增長後進一步觀察所取境空,修尋思觀至此達于絕頂,故稱頂位。參閱“四加行位”條。 - 于淩波居士著
指小乘之暖、頂、忍、世第一法。聲聞乘行人修五停心觀及四念觀已,次須修四谛觀,進而智慧增長,達於頂點,名爲頂位。
- 梵心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