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7本字典中找到 57 條與「餓鬼」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全部詞典的查詢結果:
提示:搜索結果中包含34個詞條內容,為節省您的時間,你可以先看詞條再看內容解釋。 顯示詞條列表▼
佛學大詞典 【1】餓鬼

  梵語preta,巴利語peta,音譯爲薜荔多、閉戾多、俾禮多、卑利多、彌荔多、閉多;或梵語pitr!,音譯卑帝黎。叁途之一,五趣(五道)之一,六趣(六道)之一。前生造惡業、多貪欲者,死後生爲餓鬼,常苦于饑渴。又作鬼道、鬼趣、餓鬼道。

  正法念處經卷十六舉出餓鬼之住處有二種:一住于人中,二住于閻浮提地下五百由旬之餓鬼世界。另又列舉叁十六種餓鬼之名,如迦婆離(镬身餓鬼)、揵陀(食氣餓鬼)、婆羅波叉(食小兒餓鬼)、阿吒毗(曠野餓鬼)、魔羅迦耶(殺身餓鬼)等。順正理論卷叁十一則舉出叁種餓鬼:(一)無財餓鬼,包括炬口餓鬼、針口餓鬼、臭口餓鬼等叁種。全無食物,常陷于饑渴之苦惱,若偶爾獲食,于將食時,又化作火焰,無法下咽。(二)少財餓鬼,包括針毛餓鬼、臭毛餓鬼、瘿餓鬼等叁種。專食膿、血等。(叁)多財餓鬼,包括希祠餓鬼、希棄餓鬼、大勢餓鬼等叁種。食人殘物或布施物;亦包括受富樂之天人。其中,少財、多財二種餓鬼,又作有財餓鬼。瑜伽師地論卷四列舉由外障礙飲食餓鬼、由內障礙飲食餓鬼、飲食無有障礙餓鬼叁種。大智度論卷叁十則稱無威德、常受饑渴之苦者爲餓鬼,有威德、能享受多樂者爲弊鬼。

  餓鬼居于閻魔王界,由閻魔王統治。亦有居于人間墳地、黑山洞等處。餓鬼之受生,依雜阿毗昙心論卷八謂,彼等爲化生,又爲胎生。據法苑珠林卷六載,其身長最大者爲一由旬,最小如小兒僅長叁寸;壽命,或謂最長八萬四千歲、最短則不定,或謂人間五千歲爲餓鬼中一日一夜,如此壽命達一萬五千歲。



  業報差別經載,令衆生得餓鬼報之業有十種:(一)身行輕惡業,(二)口行輕惡業,(叁)意行輕惡業,(四)起于多貪,(五)起于惡貪,(六)嫉妒,(七)邪見,(八)愛著資生即便命終,  (九)因饑而亡,(十)枯渴而死。此外,世俗稱幼兒貪飲食爲餓鬼,稱貪淫欲之徒爲色餓鬼,稱富有而吝啬之守財奴爲有財餓鬼。[五苦章句經、觀佛叁昧海經卷五、優婆塞戒經卷七、大毗婆沙論卷一七二、彰所知論卷上、俱舍論卷十一]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餓鬼

  (異類)梵語,薜荔哆Preta,譯曰餓鬼。叁塗之一。法華經雲:受地獄餓鬼畜生之苦是也。又爲六趣之一。餓鬼趣常苦饑餓,由其所受果報不同,而有勝劣。有福德者,則爲山林冢廟之神。下者居不淨處,不得飲食,常受刀杖之苦。雜心論八曰:“從他希求故,說餓鬼。”婆沙論百七十二曰:“有說饑渴增故名鬼,由彼積集感饑渴業,經百千歲,不得聞水名,豈能得見,況複得觸。有說被驅役故名鬼,恒爲諸天處處驅役馳走故。有說多希望故名鬼,謂五趣中,從他有情。多希望者,無過此故。”大乘義章八末曰:“言餓鬼者,如雜心釋,以從他求故名餓鬼。又常饑虛,故名爲餓。恐怯多畏,故名爲鬼。”此鬼類中。有有藥叉羅刹之大威德者,故新譯曰鬼,不曰餓。然舊譯之經論,名曰餓鬼,以鬼類中餓鬼最多故也。

佛學常見辭彙 【3】餓鬼

  六道之一,即時常遭受饑餓的鬼類。其中略有威德的,成爲山林冢廟之神,能得祭品或人間的棄食,無威德的,則常不得食,甚至口因渴出火。 - 陳義孝編

佛學大詞典 【4】餓鬼

  爲欲愛之異稱。二愛之一。以衆生愛念妻子,貪染五欲,無異餓鬼趣,故稱餓鬼愛。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五(大一二·叁九四中):“愛有二種:一者餓鬼愛,二者法愛。真解脫者離餓鬼愛,憐愍衆生故有法愛。”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5】餓鬼

  (術語)二愛之一。欲愛之異名。以凡夫愛著五欲,同于餓鬼趣也。涅槃經五曰:“愛有二種:一者餓鬼愛,二者法愛。”

佛學大詞典 【6】餓鬼

  指餓鬼所居之處。據順正理論卷叁十一載,于贍部洲之西,有五百渚,于中有二渚爲鬼所居,每一渚各有二百五十城,一渚城住威德鬼,另一渚城住無威德鬼。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7】餓鬼

  (雜語)順正理論叁十一曰:“贍部洲西,有五百渚,于中有二,唯鬼所居。渚各有城二百五十,有威德鬼,住一渚城。一渚城居無威德鬼。”

佛學大詞典 【8】餓鬼

  五道或六道之一。又作餓鬼趣。按鬼類中有夜叉、羅刹等具大威力者,故新譯單稱鬼,而不加“餓”字。然舊譯之經論則多稱餓鬼,蓋鬼類中以餓鬼最多之故。據大乘義章卷八末載,所謂餓鬼者,常饑虛,故謂之餓;恐怯多畏,故謂之鬼。此鬼類羸弱醜惡,見者皆生畏懼,窮年卒歲不遇飲食,或居海底,或近山林,樂少苦多而壽長劫遠。以昔時貪嫉,欺诳于人,由此因緣,故墮餓鬼道。[正法念處經卷十六](參閱“五趣”1198、“輪回”6186)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9】餓鬼

  (界名)道者道路之義。造餓鬼業因者所行之道路,故曰餓鬼道。五道或六道之一。

佛學常見辭彙 【10】餓鬼

  造作餓鬼業因的人所走的道途,是五道或六道之一。 - 陳義孝編

佛學次第統編 【11】餓鬼

  餓鬼亦遍諸趣,有福德者,作諸處神;無福德者,居不淨處,常受饑餓,其苦無量,谄诳心意。作下品五逆十惡者,感此道生,其壽量以人間一月爲一日,壽五百歲。有雲壽命不定,極長者七萬歲。其種類亦多差別,大別可分爲叁種九類:
  一、無財鬼一種分叁類,言無財者,以不得飲食故。
  一、炬口  謂于口中,常出猛焰。
  二、針咽  頭腹如山,咽喉如針。
  叁、臭口  口如臭屍。
  二、少財鬼一種分叁類,言少財者,以少得飲食故。
  一、針毛  身毛如針,還自刺身,出血而食。
  二、臭毛  身毛臭穢。
  叁、大瘿  項中有瘿,以手抉膿,還自食故!
  叁、多財鬼一種分叁類,言多財者,以多得飲食故。
  一、得棄  常得棄食。
  二、得失  常得遺失之食。
  叁、勢力  此一又分爲叁:
  一、夜叉  又名藥叉,譯作勇健暴惡貴人。有叁種:一在地,二在虛空,叁在天。
  二、羅刹  一名羅刹娑,譯作可畏食人鬼。惡鬼之通名也。
  叁、毗舍阇  譯作啖精鬼,食人精氣之鬼也。 - 明·楊卓

佛學大詞典 【12】餓鬼

  十界之一。即餓鬼之世界。乃遭受不得飲食,及受苦無盡之生存境地。[藥師本願經](參閱“十界”457)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3】餓鬼

  (界名)餓鬼之世界,曰餓鬼界。十界之一。

佛學常見辭彙 【14】餓鬼

  餓鬼的世界,是十界之一。 - 陳義孝編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5】餓鬼

  (異類)大乘義章八末曰:“此之六種,經名爲道,亦名爲趣。”有餓鬼業因者之所趣,故曰餓鬼趣。五趣或六趣之一。

佛學常見辭彙 【16】餓鬼

  造作餓鬼業因的人所趣向的道途,是五趣或六趣之一。 - 陳義孝編

佛學大詞典 【17】餓鬼

  巴利名Peta-vatthu  之意譯。略稱卑多。爲巴利小部經(Khuddaka-nika^ya)之一。內容系解說餓鬼等之境界及其業因、得脫等。全篇共計四品五十一事七一七頌。其成立年代,依本經第四品之第叁鬼事(Nandika-peta-vatthu)所載,推定最早爲佛陀入滅後二百年左右。于大藏經中,此經無漢譯本。注釋書有達磨波羅(巴Dhammapa^la  )之真谛燈(巴Paramattha-di^pani^  )。譯本有日本宮田菱道之日譯(南傳大藏經第二十五卷)。[T.W.  Rhys  Davids:  Buddhist  India;  Bimala  Churn  Law:  Heaven  and  Hell  in  Buddhist  Perspective;  A  History  of  Pali  Literature,  vol.  I]

佛學大詞典 【18】餓鬼

  六業之一。爲十惡業中之下品。十惡業指殺生、偷盜、邪淫、妄言、绮語、兩舌、惡口、貪欲、嗔恚、邪見,可分上、中、下叁品。若作惡時于欲作、正作、作已等叁時中,心無悔改者,稱爲上品;于作已而能悔改者,稱爲中品;于正作而能悔改者,稱爲下品。餓鬼業即屬下品。大乘義章卷七(大四四·六一○下):“十不善業,上生地獄,中生畜生,下生餓鬼。又身口意具起不善,生地獄中;具二重者,生畜生中;具二輕者,生餓鬼中。”[成實論六業品](參閱“六業”1296)

第2頁第3頁第4頁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