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中國佛教專門人才的院校。1956年創辦于北京,院址設在法源寺。在中國佛教協會領導下,由院務委員會負責教學、行政一切事宜。學僧來自全國各地寺院,分設本科、專修科2班,共100多人。1961年設研究部。次年開辦藏語班,學員來自西藏、四川、青海、雲南等省。10年間共培養300多人,現大部分在各地寺廟任住持和管理工作,少數從事佛學研究。1966年停辦。1980年複校。設2年製專修科1班,1982年設本科2班。又在蘇州靈岩山和南京棲霞山各設分院1所。全國有條件的地區和寺廟也先後成立佛學院和培訓班。現已招生開學的有上海佛學院、四川尼衆佛學院、福建佛學院、廈門南普陀佛學院以及各地的佛學培訓班等。
中國佛教僧衆辦學始于20世紀初。1903年,湖南僧人笠雲得日僧水野梅曉之助,在長沙開福寺首創湖南僧學堂。繼起的有揚州天甯寺的普通僧學堂和南京叁藏殿的江蘇僧師範學堂。1907年,楊文會在南京金陵刻經處又創辦精舍(又名梵文學堂)。上述學堂爲時不久即告停辦。辛亥革命後,佛教各類院校再度勃興,其中較著名的有1914年創辦于上海,專研華嚴教義的華嚴大學;1918年創辦于浙江甯波雙宗寺,專研天臺教義的觀宗學社(後改名弘法研究社);1922年創辦于武昌,師資、課程設置比較完備的武昌佛學院;1925年創辦于福建廈門南普陀寺,叢林化的閩南佛學院;還有1922年成立于南京的支那內學院、1927年創辦于北京的叁時學會以及1932年成立于四川重慶缙雲山的漢藏教理院。這些院校大都在30~40年代先後停辦。
此外,尚有北京廣濟寺的弘慈佛學院,法源寺的中華佛學院,瑞應寺的中國佛教學院,柏林寺的柏林佛學院;開封的河南佛學院;安微九華山的九華佛學院,安慶迎江寺的安微佛學院;浙江普陀山的南海佛學院,杭州的武林佛學院/;湖南甯鄉的沩山佛學院;江蘇常熟的法界學院,泰縣的覺海佛學院(後改名光孝佛學院),常州清涼寺的清涼學院、天甯寺佛學院,鎮江的竹林佛學院、焦山佛學院,蘇州靈岩山佛學院;福建福州的鼓山佛學院;廣東潮州開元寺的嶺東佛學院,以及上海玉佛寺的上海佛學院、靜安寺佛學院等,辦學時間大都不長。(參見彩圖插頁第16頁)(林子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