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hesengqilu
佛教戒律書。簡稱《僧祇律》,意譯《大衆律》。東晉佛陀跋陀羅與法顯共譯,40卷,爲印度佛教大衆部所傳的廣律。早在叁國魏嘉平二年(250),有昙柯迦羅于洛陽白馬寺譯出《僧祇戒本》1卷。東晉鹹康中又有僧建于月支國得《僧祇尼羯磨》及《戒本》,于升平元年(357)在洛陽譯出。但這些譯本均已佚失。法顯于隆安叁年(399)去中印度抄得《摩诃僧祇律》梵本,義熙十四年(418)與佛陀跋陀羅共同譯出。全書分爲比丘戒法和比丘尼戒法兩大部分。卷一至卷叁十五爲比丘戒法,列舉比丘戒218條,雜誦跋渠(vagga)法113條,威儀法50條;卷叁十六至卷四十爲比丘尼戒法,列舉比丘尼戒277條,雜跋渠法34條。此律爲大衆部所奉持,其中多處含有大乘經意,爲大乘說法的萌芽。在解釋中有53處引用《本生經》,爲其顯著特點。又書中引用《沙門果經》和《中阿含經》等,可見此律集成時間較晚。但所載第二次結集,佛本生故事等,對研究印度佛教史有一定價值。(隆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