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又作道業。意爲佛道之修行。維摩經卷下囑累品(大一四·五五七上):“如說修行,當知是爲久修道行。”
(二)(752~820)唐代僧。桂陽(湖南)人,俗姓楊。十二歲學于南嶽般若道場,又參谒馬祖道一,徹悟生死大事。住于澧陽西南,後以太守召請,住持茗溪開元寺。元和十五年示寂,世壽六十九。[宋高僧傳卷二十]
(叁)(1089~1151)宋代臨濟宗楊岐派僧。世稱雪堂。虔州(江西)人,俗姓葉。幼萌出家之志,後從天甯微禅師,決心益加堅固。十九歲從覺印子英出家,參谒指源潤,機緣不契。又參禮龍門寺之佛眼清遠,得其玄旨,並嗣其法。建炎二年(1128),受徐康國之請,開法于壽甯。曆住法海、天甯、烏巨等諸刹。紹興二十一年示寂,世壽六十叁。著有雪堂行和尚語要一卷、雪堂行和尚拾遺錄一卷。[聯燈會要卷十七、大明高僧傳卷六]
(術語)學道修行也。又道德之行也。維摩經囑累品曰:“如說修行,當知是爲久修道行。”淨影大經疏上曰:“內心求道,備有道行。以道成人,名道衆生。”
修道的功行。 - 陳義孝編
修道的功行。
- 梵心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