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幹栗陀耶?幹栗陀耶是什麼意思?

在丁福保佛學大詞典、翻譯名義集中都找到了“什麼是幹栗陀耶”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幹栗陀耶”的解釋

  (術語)H&rdotblw;daya,譯曰堅實心。見纥哩陀耶條。

【翻譯名義集】對“什麼是幹栗陀耶”的解釋

  或名牟呼栗多,此雲堅實心。楞伽注雲:謂第一義心,如樹貞實心,非念慮也,乃是群生本有之性。又摩诃衍論:立十種識,總攝諸識。雲何爲十?于前九中,加一切一心識。論上文雲,所謂以一心識,遍于二種自在,無所不安立。如佛告文殊師利言:我唯建立一種識,所余之識,非建立焉。所以者何?一種識者,多一一識。此識有種種力,能作一切種種名字,而唯一識,終無余法,是故我說建立一種識。今謂一切一心識,是此方言。梵語正名幹栗陀耶。問:一切一心識,與庵摩羅,雲何甄別?答: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二者唯妄心,如楞伽雲: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叁者從真起妄,如楞伽雲: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四者指妄即真,如楞嚴雲:則汝今者識精元明。又淨名雲:煩惱之俦,是如來種。諸文所陳,此四收盡。然此諸識,西域東夏,異計紛纭。今先敘異執,後述會通。初異執者,性相二宗,肇分于竺國,南北之黨,彌盛于齊朝。故西域那爛陀寺,戒賢大德,遠承彌勒無著,近踵法護難陀,依深密等經瑜伽等論,立法相宗。言法相者,唯齊八識業相,以爲諸法生起之本。故法相宗,以識相行布爲旨。其寺同時智光大德,遠禀文殊龍樹,近遵青目清辯,依般若等經中觀等論,立法性宗。言法性者,以明真如隨緣,爲染淨之本。故一性宗,以真理融觀爲門。洎乎東夏,攝論有梁唐之異,地論分南北之殊,以無著菩薩造攝大乘論,流至此土,二譯不同。梁朝真谛,乃立九識,計第八識生起諸法。如彼論明十種勝相,第一依止勝相,明第八識生十二因緣。次唐時玄奘新譯攝論,但立八識。乃謂第九,祗是八識異名。此是梁唐之異也。天親菩薩造十地論,翻至此土,南北各計。相州南道,計梨耶爲淨識;相州北道,計梨耶爲無明。此乃南北之殊也。其次會通者,妙玄雲:今明無明之心,不自不他,不共不無因,四句皆不可思議,此約自行破計,南北不存。若有四悉檀因緣,亦可得說。此約化他,性相俱存。以阿梨耶中,有生死種子,熏習增長,即成分別識。若阿梨耶中,有智慧種子,聞熏習增長,即轉依成道後真如,名爲淨識。若異此兩識,祗是阿梨耶識,此亦一法論叁,叁中論一耳。攝論雲:如金土染淨,染譬六識,金譬淨識,土譬梨耶識,明文在茲,何勞苦诤!又宗鏡雲:此阿賴耶識,即是真心。不守自性,隨染淨緣,不合而合,能含藏一切真俗境界,故名藏識。如明鏡不與影像合,而含影像。此約有和合義邊說,若不和合義者,即體常不變,故號真如。本一真心,湛然不動。若有不信阿賴耶識即如來藏,別求真如理者,如離像覓鏡,即是惡慧。以未了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之義,而生二執。又宗鏡以理量二門,收盡一切性相,識相妙有,是如量門;識性真空,是如理門。問:真心無相,雲何知有不空常住湛然之體?答:以事驗知,因用可辨,事能顯理,用能彰體。如見波生,知有水體。當觀理量之門,以造性相之道。 - 宋·普潤法雲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幹栗陀耶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