謂今生之修行雖無法獲得解脫,然亦可作爲他日得果之機緣。摩诃止觀卷六下即有(大四六·八○上):“和光同塵,結緣之始”一語。于天臺宗,結緣系廣通于藏、通、別、圓四教。如法華玄義(會本)卷六下所說,若作叁藏教之結緣,則宣說生滅之法;若作通教之結緣,則宣說無生之法;若作別教之結緣,則宣說不生生恒沙之佛法;若作圓教之結緣,則宣說不生不生一實相法。
天臺宗又依衆生根機之利鈍或業障之輕重等類別,而將結緣分爲泛爾結緣與下種結緣二種。衆生之類別有四:(一)根鈍障重者,此類人縱聞圓乘教法,然不能悟解,故屬于泛爾結緣。(二)根鈍障輕者,此類人先聞權乘教法,悟解其義而結緣。(叁)根利障重者與(四)根利障輕者,此二類人聽聞圓乘教法而發圓解,佛種乃薰于本識。其中,以佛種薰于本識者稱爲下種結緣,聞教而不能悟解者稱爲泛爾結緣。
又一般爲造立寺塔、刻印經書等,而喜舍金錢財物以結法緣之情形,亦稱結緣。另如在一會座之中,共同聽聞佛法之大衆,則稱結緣衆。後世教界中廣用此語,其涵義亦廣,要之,爲彼此交結善緣之意。此外,日本佛教有所謂之“結緣五重”,即結緣灌頂、結緣八講、結緣經、結緣供養、結緣授戒等五種法會之總稱。[大日經疏卷四、法華文句卷二下、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六之叁]
(術語)于佛法結緣。創未來得度之緣也。止觀六上曰:“和光同塵,結緣之始。”文句二下曰:“現世雖見佛聞法,無四悉檀益但作未來得度因緣,此名結緣衆。”文句記二下曰:“結謂結構,立機之始。緣即緣助,能成其終。則成未來修得叁德之先萌也。”往生要集下末曰:“當知生謗亦是結緣,我若得道願引攝彼,彼若得道願引攝我。”
廣結善緣。 - 陳義孝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