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铙钹?铙钹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铙钹”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铙钹”的解釋

  爲寺院法會時所用金屬法器之一。铙與钹原爲二種不同之樂器,後來混而並稱爲铙钹

  铙,古來即廣用于僧家與巫觋等之間,有金铙、銅铙等分別。金铙,據周禮、禮記所載,系于退兵或舞蹈完畢退場時所鳴擊者,狀如火熨鬥,有柄,互相撞擊則發出“铙铙”之聲,故稱爲铙。銅铙,即所謂“銅拍子”,與金铙之樣式全異,然類似銅钹,惟形狀較小,由二個钹構成,音亦清澄,故俗稱爲铙。

  钹,又作銅钹、銅钹子、銅缽子、銅盤;由響銅製成,呈圓盤形,中央部分隆起一圓,此圓之中心穿有小孔,孔內附有一紐。使用時,以兩手各持一面銅

盤,互相撞擊鳴奏。據律書樂圖載,銅钹子源自西域,無柄,以皮爲紐,符合節拍以相擊,夷樂多用之。又據通典之記載,出于西戎、南蠻等地之銅钹,其中央隆起之圓,有數寸者,亦有大至數尺者。中亞貝沙克魯克(Ba|za|klik)出土之壁畫、敦煌出土之淨土變相,及日本當麻曼陀羅虛空會、阿彌陀二十五菩薩來迎圖中,均有此樂器之圖像。又“铙钹”之名,恐因銅铙與銅钹形狀之類似,致混同並稱,而流傳至今。

  于佛教,除法會時鳴擊铙钹外,凡出班上香、藏殿祝贊轉輪、行者披剃、大衆行道、接新住持入院時,亦皆鳴擊。[佛本行集經卷十四、摩诃僧只律卷叁十叁、敕修百丈清規卷八法器章铙钹條、大宋僧史略卷下結社法集條、禅林象器箋呗器門]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铙钹”的解釋

  (物名)铙與钹,爲二物,西戎南蠻之樂器也。叁才圖會曰:“金铙如火鬥,有柄以銅爲匡,疏其上,如鈴,中有丸。執其柄而搖之,其聲譊譊然,以止鼓。”杜氏通典曰:“銅缽亦謂之銅盤,出于西戎及南蠻,其圓數寸,隱起如浮漚,貫之以韋,相擊以和樂也。”法華經曰:“琵琶铙銅钹。”後混爲一種,以爲法事之樂器。正字通曰:“钹蒲活切,音拔,銅钹今铙钹也。”是铙钹爲一物之本據也。僧史略曰:“初集鳴铙钹,唱佛歌贊。”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铙钹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