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叁論?叁論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英漢對照詞典、叁藏法數、佛學常見辭彙中都找到了“什麼是叁論”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叁論”的解釋

  指龍樹之中論四卷、十二門論一卷,及提婆之百論二卷。此叁部論書爲叁論宗所依用之要典,皆爲鸠摩羅什所譯。(一)中論,中者照其實,論者盡其言。因修行之人內心滯惑,或生倒見,或執偏悟,故折之以中道之理,令離二邊之相,故稱中論。(二)百論,佛入滅後八百余年,外道紛然,異端競起,邪辯逼真,殆亂正道,提婆菩薩乃作斯論,所以防止閑邪,彰明宗義。此論有百偈,故稱百論。(叁)十二門論,門以開通無滯,論以窮源盡理。其始自觀因緣門,終至生門,總有十二,故稱十二門論。

  關于其合稱“叁論”之由來,叁論玄義中曾列舉八義以說明之,即:(一)每一論各具破邪、顯正、言教等叁義。(二)叁論具合,方備叁義;如中論闡明所顯之理,百論析破邪執,十二門論爲言教。以此叁義相成,故稱叁論。(叁)叁部具上、中、下叁品;即中論爲廣論,百論爲次論,十二門論爲略論。(四)一切經論之形式有叁:僅爲“偈頌”之論、僅爲“長行”之論、亦具偈頌亦具長行之論。如中論屬于僅爲偈頌之論,百論屬于僅爲長行之論,十二門論屬于亦具偈頌亦具長行之論。此叁書雖各相開演其說,然又共相完成。(五)同爲大乘通論,叁論皆以破小乘諸部之迷執,通申大、小兩教。(六)叁書同顯不二實相,以诠中道之妙理。(七)同爲四依菩薩所造之論。(八)同是像、末時代所作,此乃菩薩爲綱維大法及通申諸經之義而作。

  叁論宗之支派四論宗,將上記之叁論,另加大智度論,合爲四論,而以之爲所依要典。又以上各論之注疏頗多,但以吉藏之叁論疏(共十六卷)最著。[叁論玄義](參閱“十二門論”340、“中論”1034、“四論宗”1836、“百論”2499)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叁論”的解釋

  (書名)叁論宗所依之論藏也。一、中論,申明大乘中實之理。故名中論。龍樹所造五百偈(實四百四十六偈),有二十七品。前二十五品破大乘之迷執,而申大乘之實理。後二品破小乘之迷執。而申小乘之實義。婆羅門青目作釋。秦羅什刪補之(刪補者惟釋耳),譯爲四卷。二、十二門論,偈頌論釋皆龍樹所造。所明之法門有十二,故名十二門論。十二門盡破大乘之迷執,而申大乘之實理。羅什譯有一卷。叁、百論,龍樹弟子提婆菩薩所造。原爲二十品,一品各有五偈(此偈爲句數偈非結頌偈但數論文之文字叁十二字爲一偈),因從偈數而名爲百論。破鄣蔽大小乘之外道之執,以申大小之兩正。天親菩薩釋之。羅什以後之十品爲非要而省之,但譯前之十品(各品中細注修妒路者提婆之偈句也,其偈句各品有增減者,天親釋時又羅什譯時添削者),有二卷。僧肇中論序曰:“百論治外以閑邪,斯文祛內以流滯,大智釋論之淵博,十二門觀之精詣。”

【英漢對照詞典】對“什麼是叁論”的解釋

Three  Shastra  ==  叁論

They  are  
1.Madhyamaka  Shastra中論  
2.Dvadashamukha  Shastra十二門論  
3.Shatika  Shastra百論  
All  three  were  translated  by  Kumarajiva(鸠摩羅什),  on  which  the  Three  Shastra  Sect(叁論宗)  bases  its  doctrines.

【叁藏法數】對“什麼是叁論”的解釋

  [各出本論]  一百論僧肇法師雲。佛入滅後八百余年。外道紛然。異端競起。邪辯逼真。殆亂正道。有提婆菩薩乃作斯論。所以防正閑邪。大明于宗極者矣。論有百偈。故名百論。(梵語提婆。華言天。龍樹弟子也。)二中論中論即觀論也。僧睿法師雲。論有五百偈。龍樹菩薩之所造也。以中爲名者。照其實也。以論爲稱者。盡其言也。實非名不悟。故寄中以宣之。言非釋不盡。故假論以明之也。蓋因修行之人內心滯惑。或生于倒見。或執于偏悟。故作此論。折之以中道之理。令二邊之相。即真俗之 - 明·一如等 撰

【佛學常見辭彙】對“什麼是叁論”的解釋

  中論、十二門論、百論。中論因申明大乘中道實相之理,故名中論,爲龍樹菩薩所造;十二門論因申明十二個法門,故名十二門論,也是龍樹菩薩所造;百論本來是二十品,因每品各有五偈,依其偈數故名百論,爲龍樹之弟子提婆菩薩所造。 - 陳義孝編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叁論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