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善惡無記叁性?善惡無記叁性是什麼意思?

在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佛學常見辭彙、唯識名詞白話辭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善惡無記叁性”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善惡無記叁性”的解釋

  (名數)一、善性,于現世來世爲自他爲順益者。信等善心及善心所起一切之善根是也。二、惡性,于現世來世,爲自他爲違損者。貪等惡心及惡心所起一切之惡業是也。叁、無記性,非善非惡爲中容之法,亦爲順益,亦爲違損,不可記別者。此中有有覆無記與無覆無記二種。妄惑之勢用微弱,雖無違損自他之力,然其體爲妄惑,故蔭覆聖道者,又與此惑障俱者,謂之有覆無記。末那識等是也。其體非妄惑,又非與妄惑俱之法,其自性微弱,曾無損益自他者。謂之無覆無記。阿賴耶識及內根外器等是也。出于唯識論五,百法問答抄叁。

【佛學常見辭彙】對“什麼是善惡無記叁性”的解釋

  善性、惡性、無記性。見叁性條。 - 陳義孝編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對“什麼是善惡無記叁性”的解釋

在唯識學上,叁性有兩種,一者是稱爲“叁自性”的叁性,即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一者是善、不善、非善非不善的叁性。不善即是惡,非善非不善即是無記,所以叁性又稱善、惡、無記叁性。一、善:善是能順益此世、他世之法,其定義是指能于現在世、未來世中,給與自他利益者。善與惡,都有理、事之分,理是分析善惡的性質,事是說明善惡的行爲。先以善來說,在理的一面,《俱舍論》十叁,把善分爲四種,一者勝義善,二者自性善,叁者相應善,四者等起善。在事的一面來說,修唯識行,持五戒、行十善,是基本的行持。十善是:不殺生,進而行放生、救生、護生。不偷盜,進而行施舍,財施、法施、無畏施。不邪淫,進而修梵(清淨)行,出家人則完全斷淫。不妄言,進而說誠實語。不绮語,進而說質直語。不兩舌,進而說調解語。不惡口,進而說柔軟語。不貪,進而修不淨觀,以對治貪欲。不嗔,進而修慈悲觀,大慈與一切衆生樂,大悲拔一切衆生苦。不癡,進而修因緣觀。二、不善又稱爲惡,指其能違損此世他世之法。《成唯識論》中稱:“違損此世、他世爲惡。”《俱舍論》十叁,把惡也分爲四種,即一者勝義不善,二者自性不善,叁者相應不善,四者等起不善。在事相一面,與十善相對者即是十惡。十惡就是殺生、偷盜、邪淫、妄言、绮語、兩舌、惡口、貪婪、嗔恚、愚癡。叁、無記:非善非不善,不能記爲善,不能記爲惡,故稱無記。 - 于淩波居士著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善惡無記叁性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