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即由根本無明所生之枝末惑。又指十大惑中之根本煩惱強盛者。勝鬘寶窟卷中末(大叁七·五二中):“四住所起煩惱,粗強名上,故雲一切上煩惱;四住與上煩惱作依作種,已起煩惱依之得立,故名依也。”大乘起信論(大叁二·五七八中):“過恒沙等上煩惱,依無明起差別。”
(二)現前生起之煩惱亦稱爲上煩惱。
(術語)稱十大惑之根本煩惱強盛者雲上煩惱。或名現起之煩惱雲上煩惱。勝鬘寶窟中末曰:“四住所起煩惱粗陰名上。”又“沾于諸佛上法故名爲上也。”大日經疏十一曰:“一切難伏者亦可伏之,謂上煩惱及隨也。”起信論曰:“過恒沙等上煩惱依無明起。”
依《相應部四七相應八經》的經文比對,「上煩惱」另譯爲「隨煩惱、小煩惱、隨染、垢穢、染汙、近煩惱」,依菩提比丘長老在其《中部》英譯本注解八六說「上煩惱」在阿含經中有叁種情形,其一,指修定時的瑕疵(缺點;不圓滿),如《中部一二八經》、《中部叁0經》所說。其二,指修毗婆舍那時的瑕疵。其叁,指從貪瞋癡根本煩惱生起的小煩惱,如《中部七經》所說。《阿毗昙心論》所說的「上煩惱今當說 - 莊春江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