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種殊勝之行。(一)十地菩薩到達大涅槃所修之十種勝行,即十波羅蜜。(參閱“十波羅蜜”451)
(二)遊戲自在菩薩所修之十種勝行。即:(一)一切法界以無量方便門普現衆生勝行,(二) 以無量莊嚴莊嚴一切世界普現衆生勝行,(叁)知出生一切衆生界皆悉如化勝行,(四)于如來身出生菩薩身、于菩薩身出生如來身勝行,(五)于虛空界出生世界、于世界出生虛空界勝行,(六)于生死界出生涅槃界、于涅槃界出生生死界勝行,(七)于一衆生音聲出生一切佛法音聲勝行,(八)于無量身門示現一身、于一身門示現分別一切諸身勝行,(九)以一身充遍一切世界勝行,(十)于一念中令一切衆生出生無量無邊法門成等正覺勝行。新華嚴經卷五十六稱之爲十種境界。[舊華嚴經卷叁十九、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七]
(叁)得生梵輔天之十種行。即:(一)爲供養如來之舍利,建率都婆(塔)。(二)爲供養四方僧,造寺、施園及以四事供養。(叁)令失和之佛弟子和合。(四)于有情普修四無量。(五)爲救母命而舍自身命。(六)爲救父命而舍自身命。(七)爲救如來命而舍自身命。(八)于正法中出家。(九)教他人出家。(十)佛未轉法輪時,能請轉法輪。由此十行得生梵輔天,四十中劫間受快樂,故稱勝行。[俱舍論卷十八、順正理論卷四十四、阿毗達磨藏顯宗論卷二十四、俱舍論光記卷十八]
(名數)菩薩十地所修之十波羅蜜也。見波羅蜜條。又小乘以梵福爲四種勝行(見梵福條),加以六種爲十種勝行:一、因救母之命而舍自身之命,二、因救父之命而舍自身之命,叁、因救如來之命而舍自身之命,四、于正法之中出家,五、教他出家,六、未轉法輪,能請轉法輪。見俱舍光記十八。
即菩薩于十地時所修的十波羅蜜。見十波羅蜜條。 - 陳義孝編
成唯識論九卷十叁頁雲:十勝行者:卽是十種波羅蜜多。 - 朱芾煌